那个时期,批评家们对《艳阳天》这部小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这部小说深刻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8-16 09:18:05

那个时期,批评家们对《艳阳天》这部小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现实,成功地塑造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领头人’萧长春的英雄形象。”在那个充满时代激情的年代,《艳阳天》被视为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意义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向广大读者展示了社会主义农村中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在这场斗争中,英雄人物如何挺身而出,带领群众走向胜利。 回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时代浪潮中,一位年轻人的内心悄然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他就是日后在中国文坛留下深刻印记的浩然。他以在报纸上看到的《新儿女英雄传》为蓝本,结合自己平日里在盘山地区收集到的抗日斗争故事,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利用业余时间,花费三天时间创作了一部自认为是小说的作品 ——《盘山英烈传》。 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浩然将《盘山英烈传》投递给了《河北青年报》,满心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可,在报纸上崭露头角。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的热情。不久之后,他收到了报社原封不动退回的稿件以及一封言辞恳切的退稿信。 退稿信中,编辑首先肯定了浩然积极投稿的态度以及想要成为作家的美好愿望,对他的热情和志向表示支持与鼓励。但紧接着,编辑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这部作品存在的诸多问题。信中提到,《盘山英烈传》缺乏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读起来平淡如水,情节也不够连贯和引人入胜,更像是一些战斗事件的简单罗列,缺乏文学作品应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 这封退稿信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浩然的心上。在此之前,浩然在区县干部队伍中,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在阅读文件、撰写材料以及领会会议精神等方面表现出色,常常受到表扬,这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自信。然而,这封退稿信却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成为一名作家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仅凭一腔热情和有限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 。他意识到,自己三年半的文化水平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是一个巨大的阻碍,想要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提升自己 。 退稿的打击并没有让浩然一蹶不振,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斗志。他深知,自己不能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就放弃梦想,而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面对退稿的挫折,浩然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勇敢地直面自己的不足,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踏上了自我提升的征程。 在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学习和艰苦练笔后,命运终于开始眷顾这位执着的追梦者。1950 年初秋,一次寻常的探亲之旅,却成为了浩然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探访姐姐的过程中,姐姐积极投身生产劳动、一心追求进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浩然。回到工作岗位后,浩然迫不及待地将内心的感动转化为文字。 他花费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精心创作了一篇难以简单定义为通讯或散文的作品 ——《姐姐》 。在创作过程中,浩然将自己对姐姐的敬佩之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代的理解融入到字里行间,用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了姐姐的形象以及她所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随后,浩然怀着忐忑的心情将《姐姐》寄给了《河北青年报》。这一次,幸运女神终于降临。几天后,他惊喜地得知,自己的作品不仅被编辑选中,还被改名为《姐姐进步了》,署名蓟县工作组梁浩然,发表在了 1950 年 10 月 20 日《河北青年报》的第三版 。尽管文章在发表时被编辑删减了近一半的篇幅,那些对姐姐过去的详细介绍以及一些形容词和描写性文字都被忍痛割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浩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更让他感到振奋的是,报社还寄来了 4000 元稿费,这不仅仅是对他作品的物质认可,更是对他创作才华的肯定和鼓励 。

0 阅读:6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