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变了,特朗普变了,莫迪终于想通,美媒:中印马上公布好消息。 国际形势乱成了一

碑刻春秋 2025-08-19 00:37:13

普京变了,特朗普变了,莫迪终于想通,美媒:中印马上公布好消息。 国际形势乱成了一锅粥,反复横跳的“墙头草”印度能否在“这锅粥”里面捞点“稠豆”,将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和乌克兰综合国力都受到了很大波及,面对一众西方国家的“围剿”,以及军事、外交、经济“制裁”,俄罗斯有些“分身乏术”。 相较于俄罗斯,印度倒是在其中混得风生水起,国际社会上传言,印度才是俄罗斯背后最大的“靠山”,为何这么说? 俄罗斯国内石油能源丰富,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恰恰是石油,让俄罗斯能够在俄乌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印度,作为美中俄三国之外的另外一个崛起的国家,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国内群众对石油的需求很大,因此,在石油方面,印度与俄罗斯达成了多项合作。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石油就源源不断流入到了印度境内,平均下来,印度每天都要从俄罗斯进口175万桶原油,占据了原油进口总量的四成。 对于印度和俄罗斯而言,这项合作完全是公平、公正、公开,可对于美国而言,却是实打实的“挑衅”行为。 印度和俄罗斯达成的贸易,一定程度上为俄罗斯提供了经济支持,这显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美国针对印度和俄罗斯在原油方面的合作,在8月6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签署了行政令,以“进口俄罗斯原油”作为理由,将印度输美关税加征到了50%。 这一举动对于印度而言无疑是当头棒喝,俄罗斯原油价格低廉,且原油质量上乘,印度无疑是赚足了便宜,可美国偏偏无法忍受这种“墙头草”的行为。 在签署这一行政令之后,特朗普政府似乎也没有想着放过印度,而是继续进行威胁,表示要制裁印度转售俄罗斯原油的利润,这无疑是给印度的经济大门上了锁。 因此,近段时间,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实在说不上友好,尤其是印度群众大规模“移民”美国和加拿大,使得美国医院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挺着大肚子待产的印度孕妇。 面对这一情况,印度总理莫迪是放之任之,希望可以借着美国这个“跷跷板”踩一下,缓解印度国内的经济以及人口疯涨的压力。 而另一边的美国,也根本没有惯着,直接让印度的“小九九”落空了,填补了在美国生产就能够拥有美国护照的“法律漏洞”。 美国和印度针锋相对之时,俄罗斯倒是先一步向美国“服软”了,8月15日的美国阿拉斯加“特普会”,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成功会晤,就俄乌冲突进行会谈。 结果没有想象中的乐观,美国方面表示战争的最后,俄罗斯一定会取得胜利,而普京却表示自己是真心实意想要终结这场持续了整整三年的战争。 双方的想法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一开始,美国的想法可是想要借着乌克兰拖垮俄罗斯”; 而另一边的俄罗斯,最开始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给乌克兰一个教训,想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永远保持中立,不成为西方团体的一份子。 如今特朗普的想法变了,普京的想法也变了,夹在两国中间的印度,却是先一步尝到了“苦头”,既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 本想着在国际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左右逢源,风生水起,没想到却成了两边都无法讨好的“夹心饼干”。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想要从美国或者俄罗斯身上讨到好处,已然是痴心妄想。 醒悟过来的印度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中国身上,莫迪计划在八月底访华时宣布六项共识的成果以及进展。 美俄会谈打乱了印度的计划,若是印度不抓紧时间出手,关税大战背后的红利,印度或许是一点都吃不到了。 因此,印度媒体透露,莫迪在八月底至九月初访华时,会一口气恢复直航、重启边境贸易谈判,扩大上合组织框架等一系列合作。 至于中方到时候会不会配合莫迪“出演”,主动权还是在中方手上,就要看印度是否带着足够的诚意来访华了。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碑刻春秋

碑刻春秋

从金石碑刻、考古发现中寻找未载于史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