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确实是好车,可我宁愿明年再来买。” ——一位刚刚退订小米 YU7 的坦克 400 Hi4-T 车主自述 01|一辆“网红车”的魔幻现场 为了试到小米 YU7,他连跑 3 家小米之家才排上号,甚至有门店暗示“试驾完最好锁单”。周五晚八点半,济南泉城路,两辆高饱和色的试驾车——熔岩橙与宝石绿——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包围。“不到 30 万,开出千万超跑回头率”的爽感,还没上车就先体验了一把。 02|静态体验:参数漂亮,细节有惊喜也有落差 03|动态试驾:单电机也够用,但“大车感”明显 动力:标准版单电机后驱,零百推背感在线,城市通勤绰绰有余。 底盘:无空悬版本过减速带偏颠,建议加 2 万上 PRO(空悬+双电机+大电池)。 转向:怀挡+方向盘旋钮切换驾驶模式,上手快;5 m 车身掉头需多打一把。 智能化:头枕音箱、红绿灯起步提示、打灯自动投后侧影像,好评。 自动泊车:识别迅速、一把入库,“用过就回不去”,但担心让自己手艺退化。 04|退订的 6 个理由 1. 提车遥遥无期 “发布会第二天下订,提车估计明年甚至后年,不愿为黄牛买单。” 2. 天际屏无感 “不如理想 HUD、小鹏 VRHUD,仁者见智,我属于无感那派。” 3. 天幕无遮阳帘 “夏天车内煮鸡蛋,中低配还不给变光。” 4. 后排头部局促 “1 m 6 车高+溜背,182 cm 的我只剩一拳。” 5. 轮胎太窄 “零百 5 s 级,却只给 245 胎宽,雨雪天心里没底。” 6. 没有流媒体后视镜 “用惯了就离不开,变道安全感直线下降。” 05|选买建议:预算分配一句话 预算紧:标准版配置已够,激光雷达、车机、座椅通风加热全系标配。 预算松:PRO 版贵 2 万,换来空悬 + 双电机 + 大电池,性价比最高。 Max 版:除非你要 2.78 s 零百、可变光天幕,否则溢价偏高。 06|写在最后:好车,但等不起 YU7 像一颗包装华丽的糖果:外观炸裂、智能拉满、生态无缝,可真正咬下去,发现保质期(交付周期)长得让人心慌。2024—2025 年的新能源市场,每月都有新卷王登场,把 30 万预算锁死在一辆“期货”上,他选择退出。 “明年说不定有更好的选择,我不想为今天的冲动付利息。” 于是,他退了订单,把决定权交给时间——以及下一款卷王。
一杯苦咖啡
卖拐失败,鉴定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