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在信里说毕加索精神不正常。张大千和毕加索曾经见过一面,后来大千在写给屏秋的

只言片语里 2025-08-19 17:07:48

张大千在信里说毕加索精神不正常。张大千和毕加索曾经见过一面,后来大千在写给屏秋的信中评价其:“一则玩世不恭,二则精神不正常,所以造成不为世俗所拘的画派“ 。 张大千出生在1899年的四川内江,那是个书香门第,他排行老八,原名张正权,后来改名叫张爰,号大千居士。家里人从小就教他画画,他跟着母亲和姐姐学花鸟剪纸,十来岁就能上手山水人物。1917年他去日本京都学染织技术,顺便接触东洋画风,两年后回上海,开画室卖作品,慢慢闯出名堂。20年代他在上海拜曾熙和李瑞清为师,专攻书法和古画临摹,那时候他仿石涛和八大的画,能乱真,让人分不清真假。30年代他带着学生去敦煌莫高窟,花三年多时间临摹壁画,记录上百幅唐代作品,这段经历让他对中国古艺术底子打得特别牢。 张大千的画风分几个阶段,早年师古,40岁前专临古人笔意,中期师自然,到敦煌后融会壁画技法,晚年师心,自创泼彩泼墨。1949年后他离开大陆,先去印度香港,转到巴西圣保罗郊外建八德园,那园子种满奇花异草,他在那儿继续画巨幅山水,融入热带元素。1950年代他周游世界,办展览,推动中国画国际传播。60年代糖尿病坏了眼睛,他改用大泼墨,创出黄山系列,颜色层层晕染,别有一番味道。1976年他移居台湾台北外双溪,建摩耶精舍,园里栽巴西兰花和松树,每天散步观察植物纹理,画作越来越抽象。1983年4月2日他在台北过世,享年84岁,留下上万件作品,影响后世画家无数。 毕加索生于1881年的西班牙马拉加,父亲是美术老师,从小教他画画,十三岁就能画精致肖像。1897年他进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没多久退学,去巴塞罗那混艺术圈,早年蓝期用冷蓝调画乞丐盲人,反映社会底层。1904年定居巴黎蒙马特区,玫瑰期转暖粉色,主题是马戏艺人和哈勒昆。1907年他和布拉克创立体主义,分解物体多视角表现,像《亚维农少女》那样颠覆传统透视。30年代画《格尔尼卡》,用扭曲线条示西班牙内战惨状。毕加索一生画风多变,黑人期受非洲艺术影响,超现实期探索新题材,作品超两万件,包括油画雕塑陶瓷版画。 毕加索对东方艺术感兴趣,临摹齐白石虾蟹花鸟,用水墨毛笔练习。晚年他住在法国南部,继续高产,实验陶瓷版画,1968年七个月内做数百幅蚀刻,主题神话肖像。1970年阿维尼翁展出晚期裸体画,引起争议。他养狗猫鸽子,生活半隐居,但创作不停。1973年4月8日在穆然过世,享年91岁。毕加索影响20世纪艺术走向,但私生活乱,换情人频繁,几个女人结局惨,晚年直言一切为艺术。 1956年夏天张大千在巴黎办展览,顺道去法国南部尼斯附近拜访毕加索。先托朋友引荐,人家说毕加索脾气怪,不好接近,张大千直接打电话约定,毕加索同意次日见。见面时毕加索刮胡子穿衬衫长裤皮鞋,平时在家只穿短裤。他先说中国人来巴黎学啥,中国才是艺术中心。然后拿出五本画册,全是临摹中国画,多仿齐白石虾蟹。张大千指点线条墨色,毕加索夸眼光好。他们吃午餐,讨论东方线条西方体积区别。毕加索戴牛头面具拉人拍照,还跳姿势。临走张大千送敦煌临本,毕加索回赠牧神像签名。 几年后张大千给王屏秋信里评毕加索,一方面对世事漠不关心,一方面头脑有异,所以形成不受传统约束的画派。这评价源于见面观察,两人文化不同,交流虽融洽,但张大千觉得毕加索行为古怪。传闻毕加索临齐白石没临张大千画,或许让张大千不爽,但没确证。毕加索晚年脾气更怪,艺术实验大胆,张大千则稳扎稳打传统创新。 张大千巴西时期注重园艺画结合,移植树木,泼彩技法成熟。60年代视力差,他泼墨加彩,创瑞士云山等,初尝阶段没正式肯定。晚年台湾摩耶精舍,他办回顾展,展厅挂满泼彩山水。毕加索法国晚年多媒材,版画数量增,1970展览争议大。他和妻子杰奎琳生活,眺望地中海。两人分处大陆,都坚持创作到最后。

0 阅读:24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