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琼瑶离婚后,做了平鑫涛的情妇。当时平鑫涛的妻子哭着求她把丈夫还给自己,琼瑶说:“你有本事,就来我家,把你男人带回去啊!”
1964年的台北,一通电话撕裂了两个女人的世界。
电话这头,是《皇冠》杂志社老板平鑫涛的妻子林婉珍,她带着哭腔,卑微地恳求电话那头的女人,把丈夫还给自己,而电话那头,是刚离婚不久的才女作家琼瑶,她听完,语气平静得近乎决绝:“你有本事,就来我家,把你男人带回去。”
这句话像一把刀,瞬间斩断了林婉珍的退路。
琼瑶,原名陈喆,人生开篇就极富戏剧性,她出身显赫,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大家闺秀,可优渥的家境并没给她带来安稳。
战火纷飞的年代,她随家人一路颠沛,直到1949年才在台北落脚,动荡的童年,加上家里堆积如山的古典文学,塑造了她敏感早慧,又极度渴望安定的性格。
这种渴望,让她在高中时就上演了第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爱上了大自己25岁的国文老师,这段师生恋是她的文学启蒙,却不容于世。
在母亲报警的激烈干预下,老师被迫远走他乡,也给琼瑶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成为她日后所有“禁忌之爱”作品的原型,为了逃离伤痛,她匆匆嫁给庆筠,谁知这段婚姻也非避风港,丈夫沉迷赌博,更无法理解她的文学世界,两人争吵不断。
就在琼瑶的人生波涛汹涌时,林婉珍的世界却是一片看似平静的港湾,她为平鑫涛生了三个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当年《皇冠》创办初期,家境优越的她甚至变卖嫁妆支持丈夫的事业,可以说,没有她的付出,就没有平鑫涛的起点。
将这两个女人连接起来的,正是那个雄心勃勃的男人——平鑫涛,他白手起家创办《皇冠》,有着出版人最敏锐的嗅觉,当他读到琼瑶以自身师生恋为蓝本的小说《窗外》时,立刻意识到这块璞玉的价值。
平鑫涛不仅力排众议刊登,更在1964年设立“基本作家”制度,用预付稿费的方式,给了正处在人生低谷的琼瑶最坚实的经济保障。
频繁的工作往来,让两人从文学知己,一步步跨过了情感边界,琼瑶离婚后,平鑫涛做了一个关键安排:在《皇冠》杂志社对面,为她和儿子租了间公寓。
这个举动,明面上是雪中送炭,暗地里却为两人的私会打开了方便之门,最终引爆了开头那通电话里的家庭战争。
那通电话之后,是一场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林婉珍为了三个孩子,选择了漫长的隐忍,她试图用家庭和亲情唤回丈夫,可平鑫涛的心思,早飞到了能与他谈论文学与梦想的女人身上。
另一边,琼瑶与平鑫涛的地下恋情不断升温,事业上也相得益彰,她笔下的爱情故事,成了《皇冠》最畅销的保证。
直到1976年,平鑫涛最小的孩子考上大学,林婉珍终于心死,签下了离婚协议。
1979年,琼瑶正式嫁给平鑫涛,完成了从情人到平太太的身份转变,两人联手开启了琼瑶作品的黄金时代,《一帘幽梦》《还珠格格》等影视剧火遍两岸三地。
只是,在这耀眼辉煌的背后,是另一个女人被悄然隐去的十五年青春。
2016年,平鑫涛中风失智,卧床不起,琼瑶希望丈夫能有尊严地离去,坚持不插管治疗,这延续了她一生对爱情浪漫主义的极致追求。
然而,平鑫涛与林婉珍的子女们则坚持用尽一切医疗手段延续父亲的生命,履行世俗意义上的孝道,这场纷争,本质上是琼瑶的爱情价值观与传统家庭伦理的最后一次碰撞。
最终,琼瑶选择了退让,2019年,92岁的平鑫涛走完一生,琼瑶哭着送别,而远处的林婉珍听闻消息后,只淡淡叹了一句:“他走了,她也没陪到最后。”道尽了几十年的复杂心绪。
琼瑶把自己充满争议的爱情,毫无保留地写进了小说里,影响了一代人的爱情观,她的选择,在一些人眼中是为爱勇敢,在另一些人眼中,却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