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正在犯下滔天大错!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说,亚洲国家眼看中国被西方打压却保持沉默,这是个巨大错误。 看看西方对中国的打压手段,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从芯片制裁到电动车关税,从企业“黑名单”到地缘战略围堵,美国和欧盟的绞杀网越收越紧。 2024年以来,美国把超百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管制清单,欧盟则以“市场倾销”为由,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征收高达17.4%到37.6% 的重税,这些打压表面针对中国,实则是对整个亚洲产业链的“精准打击”。就说半导体这一块,韩国原本45%的半导体都出口到中国,结果跟着美国搞制裁,2025年2月对华出口直接暴跌31.8%。 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砍断亚洲自己的经济命脉! 更让人痛心的是,亚洲国家面对这种赤裸裸的霸凌,大多选择了沉默。有人说这是明哲保身,不想卷入大国博弈。 可大家忘了吗?冷战时期,东南亚国家因为内部分歧和西方干预,吃了多少苦头!越南被南北分裂,印尼发生军事政变,泰国被美国拉进军事同盟,一个个都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现在,美国又想搞“亚洲版北约”,拉着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搞四方安全对话,弄出个AUKUS 联盟,说是要共享先进技术,实际上就是想把亚洲国家绑上美国的战车。 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都说了,亚洲国家曾被大国支配、奴役和剥削,现在不能再重蹈覆辙。 可有些国家就是不长记性,还在幻想着靠美国能过上好日子。 这种沉默的代价是巨大的。就拿电动车领域来说,中国电动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不到1%涨到2024年的8%,结果欧盟直接给比亚迪、吉利这些企业加上高额关税,如果亚洲国家能团结起来发声,欧盟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打压吗? 经济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4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6.4万亿美元,占东盟外贸总额的20%以上。 日本对中国半导体出口占比达到33%,是对美国出口的4.5倍;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占比 35.7%,是对美国的14倍。 一边跟着西方打压中国,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市场,这种“精神分裂”的做法,最终伤害的只能是亚洲自己。 有人可能会说,亚洲国家这是在搞战略对冲,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可这种“脚踏两条船”的策略真的能长久吗?看看日本就知道了,虽然是美国的核心盟友,但对中国半导体出口占比33%,是对美国的4.5倍,这种经济上的深度绑定,让日本在跟随美国打压中国时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可即便如此,日本还是参与了美国的“印太战略”,这种矛盾的做法,最终只会让日本在中美之间两头不讨好。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亚洲国家团结起来才有出路。1971年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时,亚洲国家19票赞成,支持率高达82.6%。那时候,亚非国家团结起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可现在呢?面对西方对中国的打压,亚洲国家反而各自为战。RCEP这个亚洲国家自己搞的自由贸易协定,本来是想抱团取暖的,结果2024年日本对RCEP区域贸易总额下降4.3%,东盟成员国在RCEP规则利用率普遍低于3%。 不过,也有一些亚洲国家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做出了积极的改变。越南在遭受美国加征关税后,与中国开展“携手同行-2025”陆军联合演习,还邀请解放军参加国庆阅兵;印尼则加速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明确拒绝美国插手,坚守自身的战略自主。 这些行动表明,亚洲国家并非没有团结的可能,关键在于能否摒弃短视,从亚洲的整体利益出发。 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亚洲共同发展的机遇。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亚洲国家若能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西方的打压,不仅可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还能在全球舞台上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实现亚洲的集体崛起。 马凯硕的警告,为亚洲国家敲响了警钟。是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了,因为这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更关乎整个亚洲的未来。如果我们继续沉默下去,历史的教训就会重演,亚洲又要回到被大国支配的时代。
中国鹰派、军事专家戴旭被特朗普点名了,这可太牛了!戴旭是国防大学教授,对中美战略
【35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