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王必成缴获一门步兵炮,日军将领竟然提出用100多挺机枪换回步兵炮,面

猫头鹰说历史 2025-08-22 19:42:36

1944年,王必成缴获一门步兵炮,日军将领竟然提出用100多挺机枪换回步兵炮,面对如此大的诱惑,王必成知道是日军的诡计,王必成霸气的回复:“有本事,自己来拿!” 1944年开春,皖南山区雾气还没散尽,日本小林中队已经拖着“九二式”步兵炮进了广德地界。 这门四百多公斤的铁疙瘩,两匹东洋骡子拽着在山道上跑得飞快,炮弹一崩出去就是三四里地。 三月里的油菜花开得漫山遍野,鬼子的黄军服在花海里时隐时现,炮筒子晃得跟招魂幡似的。 王必成带着十六旅在磨盘岭上盯了三天,望远镜里看得真真切切——炮车经过的土路上,车辙印深得能埋住脚脖子。 三月二十九下午三点多,日头晒得人发蔫。 鬼子押着炮车往杭村来,骡子累得直喘白沫子。 山坡上突然滚下十几捆扎着尖竹签的柴禾,正卡在炮车轮子底下。 郑大方带着三连从竹林里杀出来,二十把大刀片子舞得像银龙。 鬼子炮兵班长刚要摸炮弹,被个河北籍战士一枪托砸在太阳穴上。 混乱中拉炮的骡子惊了,拖着炮车直往河边冲。 炊事班长老赵把捆菜的麻绳甩成套马索,绳子勒进手掌肉里一寸深,到底把炮车拽停在河沿边上。 炮轮子离河水就剩三尺远,溅起的泥点子糊了老赵满脸。 丢了命根子的鬼子当夜就发了疯。 两百张悬赏告示贴满十八个镇子,赏格从两千大洋涨到五千。 有汉奸半夜偷摸去报信,刚出村口就被民兵埋的竹签阵扎穿了脚底板。 更绝的是李家沟的放羊娃,把情报塞进死耗子肚子里,野狗叼着耗子跑了二十里,准时把信送到交通站。 王必成在煤油灯下看乐了:“鬼子要拿一百挺机枪换?给他们送个炮轱辘都不值当!” 运炮的阵仗比打仗还凶险。 二十个精壮战士拆开炮栓炮架炮管,用棉被裹了三层。 七十里山路要过三道鬼子哨卡,最后走了水路——十几个老筏工撑着竹排夜渡南漪湖。 第三夜遇上巡逻艇,老筏头张三爷把竹排撑进芦苇荡,顺手捞把浮萍盖在炮管上。 躲过搜查后才发现,暗格里藏着的炮弹被湖水泡了底,三十发全成了哑弹。 藏炮的山洞原是采石场废坑,民兵搬来三车石灰粉铺地防潮。 刚安顿好,鬼子少佐藤田就带着绸缎和烟土来谈判。 王必成在石洞里架起炭火盆烤山芋,热气熏着藤田的眼镜片:“机枪我们要,炮也得留着。贵军把机枪运到老虎口,当着我军民的面拿大锤砸成铁饼,这买卖就成。” 藤田的山羊胡子气得直抖,出门时绊到洞口捕兽夹,呢子军裤撕成开裆裤。 七月酷暑天,新兵们在山洞里闷头学操炮。 请来的日本俘虏比划半天,战士们对着木棍比划的炮栓急得冒汗。 还是老铁匠有办法,连夜用生铁浇铸了五套炮具模型。 有个机灵兵发现后座力把西瓜地犁出深沟,干脆在炮尾栓了绳子,让八个人在后面当人肉缓冲器。 大暑那天的实战来得突然,侦察员报告鬼子在周家祠堂开庆功宴。 战士们推着炮车摸到河堤后,头一炮掀了祠堂雕花门楼,第二炮把天井里的寿宴酒坛崩上了槐树梢。 撤走时炮轮陷进泥坑,八个老乡扛着门板垫路,肩头磨得血肉模糊。 “铁扫帚”的威名从此传开。 十月打泾县据点,炮架在独轮车上,推车的骡子都蒙着眼罩。 两炮轰塌碉堡角楼,硝烟未散就拆炮转移。 等鬼子装甲车赶来时,只在玉米地里捡到三发滚烫的弹壳。 来年春天反扫荡,这门炮在七天内转战十三个山头,炮管烫得能烙饼。 最险的一回在青弋江畔,驮炮的骡子被流弹打死,六个文工团女兵硬是用背包带把炮拖过浮桥。 1945年8月,炮管膛线磨平的前夜,它终于在黄桥轰开了鬼子最后防线。 战后清理战场时,战士们发现炮架上用刺刀刻着五十七道竖杠——每道代表五十个鬼子下地狱。 如今在皖南革命纪念馆里,斑驳的炮身上仍能看见当年绑竹排的绳痕,暗红色的铁锈里凝结着南漪湖水的咸腥气。 主要信源:(王必成军事文选)

0 阅读:204

猜你喜欢

猫头鹰说历史

猫头鹰说历史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