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我们只是正常巡视,如果中方再向前一步,我们不介意采取行动。”电台里蹦出的这句中文,把甲板上的人都愣了一下。对面那艘是美国海军“斯特拉顿”号没错,可广播里的口音,像从我们这边借过去的。拿着话筒的人叫郑浩儿,华裔,穿着美军制服,站在对着中国海警船的甲板上。 2019年10月,黄海上空风平浪静的景象被突如其来的海上对峙打破,美方“斯特拉顿”号巡逻舰未经通报擅自进入中方管辖海域,触发了紧张局势。 当中国海警2901舰发现美舰行动异常时,立即展开跟踪监视和依法驱离,双方舰艇间的距离一度逼近百米以内,紧张气氛明显升级。 就在此时,美方尝试通过一种非常规方式缓和局势:他们派出华裔女兵郑浩儿站上甲板,手持话筒用中文对中方海警喊话。 广播中传出中文声:“我们只是正常巡视,如果中方再向前一步,我们不介意采取行动。” 这让中方海警船员感到意外,但他们并未因此改变既定行动,仍然保持警戒和伴随,中方依法依规执行任务,展现出高度专业性和坚定立场。 郑浩儿当时身着美军制服,她的中文带有明显的美式腔调,有些听者认为既熟悉又略显陌生,她自愿承担这次喊话任务,希望通过语言沟通影响局势。 但现实证明,这种尝试未能改变中方的操作,也未能缓解现场的紧张气氛。 在持续对峙约两小时后,美舰最终选择主动转向撤离,郑浩儿的喊话未能产生实质效果,但事件随即被美方刻意包装成创新战术案例。 媒体对她进行了采访,她在镜头前微笑着表示为美军效力而自豪。 实际上,美军很快意识到这种依赖华裔士兵进行中文喊话的策略在敏感海域几乎无效,类似操作随后被废弃,美方在黄海的策略困境暴露无遗。 郑浩儿的个人经历同样耐人寻味,她的家庭在21世纪初从上海移民美国,父母怀揣对自由和生活机会的期望。 成长过程中,她遭遇校园霸凌和职场歧视,甚至一度否认自己的华裔身份,希望彻底融入主流社会。 后来她通过“紧缺人才征兵计划”参军,寄希望于穿上美军制服获得认同与地位。 但现实并不如她所愿,她最初被分配到“斯特拉顿”号执行底层工作,如设备维护和餐具清洗,长期感受孤立和晋升困难。 美国国防部2023年数据显示,亚裔士兵晋升中尉的比例仅为白人的63%,基层士兵普遍面临隐性歧视,这说明郑浩儿的困境并非个案。 在海上喊话事件后,她并未因此获得职务提升或更多机会。 军衔长期停滞,直至2025年服役12年仍未获得美国国籍,与她公开表示的自豪感形成鲜明对比。 事件在中国和海外都引发了复杂舆论,中国公众对她“用中文对自己同胞喊话”表达愤慨,而海外部分人士也对此行为抱有争议。 更重要的是,事件显示在国家主权面前。 自事件发生以来,中国海警在黄海的常态化巡航制度逐步完善,卫星影像显示,美舰在该海域活动频率下降42%。 新型海警船的吨位和续航能力显著提升,显示海上执法力量对比正发生变化。 未来,国际海洋秩序的演变仍将取决于各方遵守规则,增强自身能力和保持战略定力,而不是依赖象征性手段或单一个体的语言行为。
三个月没补给,菲“坐滩”军舰疑断粮!菲律宾这招数玩砸了?8月21日早上5点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