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8月19日,海南,一男子开车带着妻子在高速上行驶,不料,对向车道突然飞过来一个“铁扣”,砸穿玻璃后击中了副驾驶上的妻子!然而男子报警后,对方却表示监控坏了,让他自己报保险处理。网友:难不成所有监控都坏了! 陈先生攥着那个巴掌大的金属扣,指腹被边缘的毛刺硌得生疼。金属表面还沾着玻璃碎屑,在仪表盘的光线下泛着冷光——就是这玩意儿,下午三点十七分,像颗子弹似的砸穿了副驾驶的挡风玻璃。 他现在还能清晰地听见那声“哐当”巨响。当时妻子正低头翻手机里的椰林照片,笑着说“回去把海边的视频剪得洋气点”,话音刚落,玻璃破碎的震感就顺着座椅传过来。 他猛踩刹车时,余光瞥见妻子捂着右肩缩成一团,白色T恤上迅速洇开的红,像滴在宣纸上的墨,瞬间晕开。 三角警示牌立在车后百米处,风把它吹得哗哗响。陈先生蹲在副驾驶门边,拍金属扣的特写:中间两个锈迹斑斑的螺丝孔,边缘还挂着点黑色橡胶,像从货车护栏上崩下来的零件。 行车记录仪反复回放着那一秒,一道黑影划破画面,快得像流星,接着就是漫天飞溅的玻璃渣,妻子的惊呼声被巨响吞没。 “对向车道的车都开得飞快,根本看不清是哪辆。”他给110打电话时,声音还在抖。接线员让他等高速管理处的人,说“会有人来查”。 可一个小时后,穿反光背心的工作人员围着车转了两圈,登记信息时笔尖在纸上顿了顿:“这段路的监控坏了,对向那侧的也查不了。” “坏了?”陈先生直起身,指着头顶的摄像头,“这么多监控,就没一个好用的?” 对方翻开笔记本,指着某行字说“设备检修中,上周就报故障了”,末了补了句“你先报保险吧,这情况大概率找不着源头”。 妻子在医院做CT时,陈先生坐在走廊长椅上,盯着缴费单上的“860元”发呆。医生说肩膀只是红肿淤青,没伤着骨头,但“得观察72小时,怕内脏震荡”。 她靠在椅背上,右肩不敢动,轻声说“其实也怪咱们运气差”,可陈先生看着她T恤上那片没褪尽的红,心里像堵着块石头,要是那金属扣再偏五厘米,砸在太阳穴上呢? 修车行的师傅举着玻璃碎片叹气:“这力度,时速起码100公里时撞上的,对向车道飞过来,等于两倍车速对冲,能没砸穿脑袋就万幸了。” 换块挡风玻璃要4800,加上检查费,小一万块全得从保险走。理赔员来定损时,拍了拍他的肩:“这种‘空中飞物’案,十有八九查不到主儿,认了吧。” 晚上把行车记录仪片段发到网上,陈先生盯着屏幕里的黑影,突然想起高速上常见的货车,有的护栏螺丝松了,有的篷布绳扣没系紧,跑起来零件哗哗响。 去年在服务区,他就见过有人从货车底盘下捡掉落的螺栓,说“这玩意儿飞出去能打死人”。 评论区很快堆起了几百条留言。有人说“我前年报过类似的,被货车掉的轮胎碎片砸了引擎盖,监控说坏就坏”,有人晒出自己车身上的凹痕“也是高速飞来的,到现在不知道是啥”。 最扎眼的是条热评:“高速监控是用来拍超速的,真要查这种事,就集体‘失明’了?” 陈先生摩挲着那个金属扣,突然想去找找同款。他搜了货车配件网,翻到类似的护栏卡扣,卖家备注“需定期检查紧固,避免高速脱落”。 原来这东西本不该飞出来,是有人没拧紧螺丝,或是没做检查。可现在,监控坏了,对向车道的车早没影了,追责成了空谈。 妻子敷着冰袋看他翻手机,轻声说“算了,没大事就好”。陈先生没接话,只是把那个金属扣放进证物袋——他想留着,万一哪天哪个高速路段查出批量松动的卡扣,这或许能算个证据。 窗外的高速路灯光连成线,像条发光的河。陈先生突然明白,那些飞驰的车流里,藏着太多看不见的隐患:没拧紧的螺丝,没固定的零件,没检修的监控。 而所谓的“飞来横祸”,往往不是运气问题,是某个人的疏忽,加上某处的失职,最后让无辜者买单。 他给高速管理处打了个电话,这次是投诉。接线员说“会记录反馈”,语气和下午没两样。 陈先生挂了电话,把证物袋塞进抽屉,心里清楚,或许这金属扣会一直躺在那儿,像个沉默的提醒:有些安全,不能只靠运气。 信息来源:《男子驾驶车辆正常行驶,对向车道上突然飞过来一个铁疙瘩:砸穿挡风玻璃,砸伤副驾驶!报警了,没查到人,报了保险。》第1眼新闻
“太吓人了!”8月19日,海南,一男子开车带着妻子在高速上行驶,不料,对向车道突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24 13:45:22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