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年,唐朝名将王孝杰被吐蕃活捉,吐蕃本有杀唐朝名将的传统。谁料,行刑前,赞普

古今漫谈 2025-08-25 08:49:54

678年,唐朝名将王孝杰被吐蕃活捉,吐蕃本有杀唐朝名将的传统。谁料,行刑前,赞普赤都松赞前来观看,他一见到王孝杰竟愣住了。

王孝杰出生在京兆新丰,那地方离长安不远,他从小投军,靠着边境小仗一步步爬上来,早年没啥大名堂,就凭着军功混到中层。唐高宗仪凤二年,吐蕃势力往东挤压,唐朝觉得得打回去,就派李敬玄统帅,刘审礼当先锋,王孝杰做副手,带兵去大非川堵截。那场仗,唐军以为人多就能赢,结果吐蕃论钦陵带队,利用地形断了粮道,唐军乱套。李敬玄在后头不动弹,刘审礼和王孝杰在前线顶不住,刘审礼伤重死掉,王孝杰被抓。吐蕃对唐将向来不手软,但王孝杰运气好,赞普赤都松赞听说俘虏长得像他爹芒松芒赞,就亲自来看,确认后放人。王孝杰回唐后,当上右鹰扬卫将军,继续在军中待命。这事说来也巧,芒松芒赞就是吐蕃前任首领,打赢大非川的功臣,王孝杰败在他儿子手上,却靠长相捡条命。

回国后,王孝杰没闲着,唐朝改成武周,武则天掌权,她没追究他被俘的事,还继续用他。长寿元年,吐蕃占了安西四镇,武则天派王孝杰当武威道总管,和阿史那忠节一起带兵反击。他们击败吐蕃军,拿回龟兹、疏勒、于阐、碎叶这些地方,这仗打得实惠,唐朝西域控制区稳住。两年后,王孝杰又在青海湖边干掉吐蕃将领勃论赞刃和西突厥阿史那俀子,朝廷加封他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还给清源县男的爵位。这段日子,他算得上风头正劲,边疆战绩帮唐朝扳回不少面子。

不过,好景不长,王孝杰后头几次仗没那么顺。证圣元年,他带兵打后突厥,没碰到主力,白跑一趟。次年,吐蕃论钦陵兄弟入侵临洮,王孝杰当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和娄师德出兵,在素罗汗山交手,结果败了,被贬成老百姓。论钦陵这人本事大,唐军吃亏也不奇怪,王孝杰这回栽跟头,暴露了唐军在高原作战的弱点。

没过多久,契丹孙万荣叛乱闹到河北,武则天又起用王孝杰,让他当清边道行军总管,带十七万兵讨伐。三月,东硖石谷一仗,峡谷窄,契丹军设套,王孝杰带先锋冲在前,后军苏宏晖跑了,他全军覆没,最后跳崖死了。武则天追赠他夏官尚书,封耿国公,他儿子后来沾光,当上左骁卫将军。王孝杰一生起伏,三起三落,从被俘到立功再到战死,反映出唐朝边疆战的残酷,那时候将领命贱,仗打赢了升官,打输了要么死要么贬。

吐蕃和唐朝拉锯上百年,大非川之战是转折点,唐军损失重,吐蕃趁机占西域,但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又让局面扭转。这里面不光是个人运气,还牵扯到两国实力对比,唐朝腹地富庶,但高原补给难,吐蕃地利占优,却国力弱。赤都松赞放人这事,史书说因为长相,但也可能有政治考量,吐蕃想缓和关系,或者内部有派系斗争。反正,王孝杰靠这活下来,之后报仇雪恨,吐蕃估计后悔放虎归山。

0 阅读:120
古今漫谈

古今漫谈

解锁无限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