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中报喜忧参半收购永辉成利润“拖累”

新浪财经 2025-08-25 12:48:17

见习记者|宋倩

8月21日,名创优品(09896.HK)发布2025年二季度及中期财报。从早期“十元店”转型成为“全球IP联名集合店”的名创优品,此次业绩表现亮眼,尤其是旗下潮玩品牌TOPTOY,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达87%。

战略布局层面,名创优品在IP与门店端同步发力。IP领域采取“国际IP合作+自有IP发展”的双驱动策略;门店端则双线推进,国内重点布局MINISOLAND大店形态,海外聚焦核心商圈开设标杆门店。

不过,隐忧犹存。尽管名创优品营收实现较高增长,但其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23.1%,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对永辉超市的收购。

一潮玩品牌TOPTOY营收高增

名创优品最初定位为“十元店”,主打低价、高性价比的生活用品,随后不断转型,如今已升级为“全球IP联名集合店”。目前旗下分为两大品牌,分别是定位为生活好物集合店的名创优品品牌,以及定位为潮流玩具集合店的TOPTOY品牌。

8月21日,名创优品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多项数据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整体营收来看,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1%。其中,第二季度营收49.7亿元,同比增长23.1%。

具体品牌收入来看,名创优品品牌二季度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19.5%;潮玩品牌TOPTOY营收4.0亿元,二季度高速增长,同比上涨87.0%。

此外,名创优品在今年第二季度取得4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同店销售正增长。其中,名创优品品牌的同店销售增长同比持平,包括中国内地的低个位数增长及海外市场的低个位数下降;TOPTOY品牌的同店销售增长同比优化至低个位数的增长率。

二海内外双拓展

国内市场方面,名创优品品牌营收26.2亿元,同比增长13.6%,营收占比57.4%。并在二季度扭转了一季度的净关店趋势,单季度净增30家,其中包括7家MINISOLAND。

“名创优品将不再像过去一样依靠一种小店打天下,而是通过MINISOLAND系列、旗舰店系列、常规店系列和快闪店去满足不同商业生态,做增量的生意。”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业绩会议中表示。

自2024年起,名创优品开启“大店战略”,推出的MINISOLAND,门店面积提升至1000平方米以上。这些大店通过创新空间设计,融合零售与娱乐、体验,打造乐园式消费场景,单店业绩不断创新高。例如,上海南京东路的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开业9个月就突破亿元销售额;广州北京路的MINISOLAND城市乐园店在开业首日便吸引了超万人次打卡消费。截至6月末,名创优品已在全国布局11家MINISOLAND。

海外市场成为名创优品品牌增长的新引擎,二季度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28.6%,营收占比42.6%,较去年同期营收占比提升3.1个百分点。此外,二季度海外净增门店94家。公司通过在纽约、巴黎、迪拜等知名城市的核心商圈开设标杆大店,以“超级门店+超级IP”模式强化品牌形象,推动海外市场实现显著增长。以美国市场为例,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80%,新开门店店效为老店的1.5倍,坪效高出近30%。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品牌在中国内地共拥有4305家门店,在海外共有3307家门店。

三潮玩业务提速

2020年12月,名创优品基于对潮玩市场潜力的洞察,正式推出旗下潮玩品牌TOPTOY。伴随潮玩市场迅猛的发展态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达到293家,比上年同期净增98家。

在名创优品中期业绩发布的前两天,同为潮玩行业领军者的泡泡玛特公布了上半年经营数据,多项指标创下新高。

对此,叶国富在业绩会上坦言:“泡泡玛特业绩很好,我们看了也很开心。这说明两点,一是消费者买单,支持和看好潮玩;二是资本市场买单。”

财报披露,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TOY近期获得由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回顾名创优品潮玩发展历程,早期主要通过获得三丽鸥、漫威、迪士尼等知名IP授权,借助其全球影响力扩大知名度,如推出玩具总动员30周年系列、举办航海王主题快闪活动等,吸引了众多粉丝。不过,对外部IP的依赖也带来了隐忧,2025年第一季度IP授权费用达1.04亿元,同比增幅39.6%,远超18.9%的营收增速。

有鉴于此,叶国富在业绩会中表示,名创优品将采取“IP双驱动策略”,一方面继续与国际IP合作,另一方面则大力发展自有IP战略。名创优品自半年前启动自有IP布局,已首批签约9位艺术家,其中“右右酱”系列于今年6月推出,标志着原创IP从0到1的突破。

四利润受永辉拖累

值得关注的是,名创优品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利润端呈现出分化态势。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3.0%;但期内利润同比下滑23.1%为9.06亿元。这种反差,主要是对永辉超市的收购所致。

2024年9月,名创优品以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意图通过整合供应链实现协同效应。然而,永辉超市的持续亏损使这一战略布局成为“财务负担”。2024年永辉超市亏损14亿元,2025年上半年业绩进一步恶化,营收同比下降20.7%至299.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下滑187.4%。

收购带来的连锁反应还体现在财务成本的增长上。2025年第二季度,名创优品财务成本净额达794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财务收入净额900万元,这一“由盈转亏”的变动,原因包括收购永辉带来的银行贷款利息、发行证券相关费用,以及直营店扩张带来的租赁负债利息增加。

直营门店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在全球的直营门店数达637家,较去年同期净增244家。直营门店的扩张使得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二季度该费用同比上升40.4%至11.6亿元。财报指出,费用增长主要源于对直营门店的投资,尤其是美国等战略性海外市场。尽管直营门店二季度营收增长78.7%,但相关费用增长56.3%,经调整净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5.5%降至13.9%。

财报公布后的8月22日,名创优品港股涨幅20.58%,收盘价为47.10港元,总市值当日上涨99.9亿港元至585.3亿港元。此外,名创优品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ADS股息为0.29美元,上半年股份回购与派息合计10.7亿元,占经调整净利润的84%。

0 阅读: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