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父亲殉国之处湖北宜城,站在石

历史趣闻挖掘机 2025-08-26 09:14:35

1943年,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父亲殉国之处湖北宜城,站在石碑前留下了这张照片。   1891年,张自忠出生在山东临清的一个普通家庭,6岁时,他进入私塾启蒙,后来跟着父亲到过江苏,14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便随母亲回到了家乡。   后来他转到济南法政专科学校,积极投身山东的革命运动,两年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投笔从戎,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在冯玉祥将军的部队里,张自忠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领导力慢慢脱颖而出,他自幼就仰慕关羽、岳飞这样的英雄,这种英雄情结也影响着他后来的人生选择。   16岁时,由母亲做主,他与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的女儿李敏慧结为夫妻,两人感情深厚。   李敏慧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十分贤惠,家里的大小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为他生下了两子一女,分别是张廉珍、张廉静和张廉云。   七七事变后,张自忠的抗日征程更加艰难,他先后担任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   在淝水、临沂、徐州、随枣等地的战役中,他带领部队奋勇作战,所向披靡,1938年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他奉命率第59军增援,为台儿庄大捷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1940年的枣宜会战,成了张自忠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当时,日军集结15万精锐部队,在枣阳、襄阳、宜昌等地展开攻势,试图控制长江交通。   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可以不必亲自率军冲锋,但他不顾部下劝阻,坚持带领2000人渡河迎战。   他心里清楚,日军兵力是自己的三倍,此行凶险万分,出发前他亲笔写下昭告,表明了为国家民族死战的决心。   战斗中,他把日军第13师拦腰截断,双方展开激战,在鄂北南瓜店,日军用飞机和大炮猛烈轰击,他的右肩被弹片炸伤,左臂又被流弹击穿,鲜血染红了军装。   但他依然强撑着写下最后一份报告,告诉副官,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最终,他身中7弹,壮烈牺牲,年仅49岁。   张自忠牺牲后,38师师长黄维纲带领敢死队突破敌人阵地,抢回了他的遗体。   连日军也对他心生敬佩,期间停止了飞机轰炸,当他的棺椁运到重庆朝天门码头时,蒋中正、冯玉祥等军政要员都来迎接,蒋中正抚棺大恸,还亲自扶灵执绋。   国民政府为他颁发了“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他的牌位放入忠烈祠首位。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也分别送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全国上下都为他的牺牲感到悲痛。   张自忠牺牲的消息,过了两个月才传到妻子李敏慧耳中。   当时她已经身患重病,得知消息后,她沉痛地说,张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然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   之后,她不愿继续治疗,也不肯进食,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她的忠烈让人动容。   张自忠殉国时,女儿张廉云才17岁,那年4月,她和姐姐本打算在叔叔的带领下去湖北前线看望父亲。   起初父亲答应了,可就在她们准备行程时,却接到父亲让她们一个月后再去的复电。   那时她们根本不知道前线战事有多紧急,直到后来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才万分后悔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个遗憾伴随了张廉云一生。   1943年,张廉云好不容易从老河口赶到宜城,第一次到十里长山祭奠父亲,当时的宜城因为日军侵略,满目疮痍,没有一栋像样的房子,但乡亲们的热情让她心里暖暖的。   1980年,她从报纸上看到湖北宜城各界清明节隆重祭奠张自忠烈士的消息,第二次来到湖北,从那以后,她又多次到湖北,前后13次去宜城,83岁时还来过。   而湖北人民一直记着张自忠的贡献,武汉命名了张自忠路,荆门建起了纪念碑,南漳修起了张自忠衣冠冢,宜城建了张自忠纪念馆和同难官兵纪念园。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挖掘机

历史趣闻挖掘机

历史趣闻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