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磨杀驴?”美媒爆料意大利为了避免与美国产生矛盾,想把中国国企踢了!要求手握倍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8-27 12:01:39

“卸磨杀驴?”美媒爆料意大利为了避免与美国产生矛盾,想把中国国企踢了!要求手握倍耐力轮胎37%股份的中化集团退出持股!   据媒体2025年8月13日报道,近期,意大利政府正在考虑采取行动,限制中国企业在意大利重要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其中尤其针对那些涉及能源、交通和科技等战略行业的企业。 最引人关注的是,意方希望中国中化集团退出其持有的倍耐力轮胎公司37%的股份。明明之前还表示要和中国加强合作,如今却态度大变,这样的转变确实令人惊讶。   众所周知,倍耐力是意大利一家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的轮胎制造商,成立于1872年,不仅是许多高档汽车的首选轮胎品牌,也是国际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指定供应商。 回顾十年前,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冲击意大利经济,许多企业面临困境。2015年,中化集团斥巨资约55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倍耐力,成为其最大股东。 要知道,这笔投资在当时帮助倍耐力稳定了经营,也保住了不少就业岗位。而从2015年之后,双方合作一直顺利进行,直到最近意大利政府突然提出异议。   并且,意大利政府使用的是一项叫做“黄金权力”的特殊法规。该法规原本是为了保护国家重要企业不被非欧盟资本控制,但近年来却多次被用在与中国相关的投资案例上。 2023年,意大利政府就依据该法限制中化集团在倍耐力的影响力。到了今年4月,倍耐力董事会更直接宣布取消中化集团对公司的控制权。如今,意方进一步要求中化出售股份,完全退出倍耐力。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同样对待的不只是倍耐力,意大利电网公司CDP Reti SpA的35%股份由中国国家电网持有,发电设备企业安萨尔多能源也曾得到上海电气的投资。 尽管目前中方持股仅剩0.5%,但仍被指可能影响参与美国项目。看得出来,意大利这次的动作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有系统性地在调整与中资企业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意大利政府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从报道和各种迹象来看,主要原因与美国的压力有关。 自从,特朗普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强硬贸易政策,意大利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显然希望避免与之产生矛盾。 而梅洛尼政府选择站在美国一边,试图通过疏远中国企业来换取美方的信任。但这种选边站的做法,其实隐藏着很大风险。   事实上,中意两国一直以来有广泛的经贸合作。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意大利也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20亿美元,意大利的机械、纺织品、奢侈品等产品在中国市场销量良好。如果意方单方面破坏合作氛围,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意很可能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意大利经济目前并不乐观。政府债务负担重,经济增长乏力,今年第二季度甚至出现了0.1%的负增长。 在这种需要外资和支持的时刻,意大利反而对中国投资者采取限制措施,无疑会打击国际社会对意大利营商环境的信心。 毕竟今天针对中国,明天可能就会针对其他国家,所以这种做法从长远来看并不明智。   值得提到的是,意大利国内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政府的做法。中国意大利商会会长罗仁舟就表示,中意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尤其在制造业、绿色能源和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多合作机会。 许多意大利中小企业仍然希望借助中国市场的活力扩大销售,并不愿意看到双方关系恶化。并且,意大利的做法也反映出整个欧盟在面对中美两国时的两难处境。 一方面知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政治压力,结果就是政策摇摆,缺乏一致性。而这种摇摆,最终可能对欧盟自身造成损失。   回过头看,中化集团入股倍耐力完全是基于市场原则的商业行为。过去近十年间,双方合作顺利,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安全风险。 如今突然被打上标签,显然更多的是政治考虑。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本来是为了互利共赢,却无端被卷入地缘政治博弈,这是很不公平的。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离不开开放合作、守信用的国际环境。如果今天欢迎外资,明天又反悔,只会丧失信誉,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希望意大利方面能慎重考虑,不要因短期的政治算计,而牺牲了长远的经济合作。 参考资料: 美媒:为避免与美国产生矛盾,意大利政府计划限制中企在当地企业持股——观察者网2025-08-13 轮胎巨头倍耐力控制权再掀波澜:第二大股东挑战中化主导地位——新浪财经2025-06-19 对话全球商会|中国意大利商会:持续对话对促进贸易增长至关重要——新京报2025-06-04

0 阅读:92
初六睡不醒社会

初六睡不醒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