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法国总统马克龙发出了史无前例的怒火! 眼下加沙的局势就像个被点燃的煤气罐,以色列军方放话要在9月全面接管加沙,这话可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坦克纵队已经在边境线排开,无人机在天上嗡嗡盘旋,看起来像是要重演去年那场让世界心碎的军事行动,但这次不同的是,国际社会的耐心正在被快速消耗殆尽。 马克龙这次爆发不是突然抽风,法国电视台拍到他开会时直接把文件摔在桌上,对着内阁成员说:"我们不能再当哑巴!"这句话很快登上了全球热搜。 要知道,法国可是西方阵营里的核心成员,这么直接怼另一个西方国家盟友,在外交场上简直等于扔核弹。 为什么马克龙这次这么刚?观察者网最近有篇分析说得挺明白,法国在中东有自己的战略考量。 北非以前是法国传统势力范围,那边好多国家都盯着法国对巴以的态度,要是马克龙再不表态,他在非洲大陆那点影响力可能要打对折。 再说欧洲内部现在也乱成一锅粥,德国总理朔尔茨前几天还在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说的都是"保持克制"之类的场面话。 这边马克龙直接掀桌子,明摆着要和德国唱对台戏。 欧盟这两架马车在中东问题上各走各的道,背后其实是能源安全和难民问题的巨大压力,要是加沙战火再起,地中海沿岸又得迎来一波难民潮,这谁受得了? 别看特朗普现在坐在白宫里没怎么吭声,其实心里算盘打得噼啪响。 2025年的美国大选又快到了,他需要犹太财团的支持,但又不敢得罪阿拉伯裔选民。 所以你看美国最近的动作特别有意思,一边继续给以色列送弹药,一边又让国务院发声明呼吁"避免平民伤亡",这种左右横跳的操作,连《纽约时报》都吐槽说"精分式外交"。 不过特朗普好歹还记得当年卡舒吉案闹出的风波,沙特那边现在也不太买美国的账。 要是真让以色列把加沙平推了,沙特王储可能转身就去找中国谈石油人民币结算了,这绝对是特朗普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咱们中国在这事上的立场一直很清晰,支持两国方案,反对暴力循环。 央视网上周特意重播了去年王毅同志关于巴以问题的讲话,里面说得明明白白:"和平是唯一出路",这不是和稀泥,而是真正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现在全球南方国家都在看中国怎么行动,毕竟中国刚刚成功调解了伊朗和沙特的历史性和解,这种调停能力是美国都不具备的。 要是中国能促成巴以坐下来谈,那绝对是诺贝尔和平奖级别的成就。 说回加沙当地,现在那里的人们每天活在恐惧里,医院里挤满了被炸伤的孩子,联合国救援车队经常被拦在检查站。 有个巴勒斯坦记者在推特上发视频说:"我们不需要同情,我们需要的是活下去的权利。"这条视频现在转发超过百万,连好莱坞明星都在转。 以色列那边也有苦衷,哈马斯时不时就发射火箭弹,平民整天往防空洞跑。 这种以暴易暴的循环已经转了七十多年,就像两个被锁在同一个牢房里的人互相捅刀子,流血的永远是平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法国和以色列曾经好得穿一条裤子。 上世纪60年代戴高乐总统还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后来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才闹翻。 历史有时候就是个轮回,现在马克龙仿佛在重温戴高乐的外交路线,与其跟着美国屁股后面走,不如打出独立的法国牌。 1994年拉宾和阿拉法特在白宫握手的那一幕,现在看简直像上古传说。 当时大家都以为和平终于来了,结果拉宾被极端分子刺杀,和平进程戛然而止,这说明什么?和平从来不是靠枪炮能打出来的,需要的是政治勇气和民众共识。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9月,以色列到底会不会真的全面接管加沙?马克龙的暴怒会不会引发西方阵营分裂?特朗普会不会出手按住内塔尼亚胡?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改变整个中东的地缘格局。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加沙的孩子们等不起了。 当大国们在玩地缘政治棋局时,他们只想要一个不用躲炸弹的童年,这个要求,真的很过分吗?
不答应中国的条件,中国不会解除制裁!哪怕四常都同意,也无济于事!北京这回是真硬
【116评论】【3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