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正值壮年离奇死亡,难道跟他用铜缸烤亲叔脱不开关系? 朱瞻基出生在1399

历史追星者 2025-08-28 09:00:01

朱瞻基正值壮年离奇死亡,难道跟他用铜缸烤亲叔脱不开关系?

朱瞻基出生在1399年,那时候他爷爷朱棣还在当燕王,对这个孙子宠得不行,从小就带他到处征战。永乐九年,十三岁的他被立为皇太孙,跟着朱棣北征,学了不少军政事儿。朱棣觉得这孩子长得像自己,聪明又能干,就让翰林院的文臣教他经史,帮他开阔眼界。洪熙元年,他爸朱高炽当皇帝没几个月就死了,朱瞻基赶紧从南京赶回北京,登基改元宣德。在位十年,他注重休养生息,减轻老百姓税负,赈济灾民,让流民回去种地。边防上,他亲自巡视北部,修城墙加强防御,还派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扩大对外影响。朱瞻基自己书画一流,写过蟋蟀的专书,苏州官员进贡上千只,民间捕蟋蟀的热潮一下子起来了。他的统治跟爸的合称仁宣之治,国家经济稳了,文化也热闹起来。总之,这皇帝干得挺实惠,民众日子过得安稳些。

朱高煦是朱棣的二儿子,早年在靖难战役中立过大功,封为汉王,本该老实待着,可他野心大,总想争皇位。移镇云南后不满意,老往北京跑,闹腾着要当太子。宣德元年,北京地震那会儿,他就在乐安州起兵叛乱,自封王军府,分派官职,还派人去联络英国公张辅。张辅没上钩,直接抓人上报,朱瞻基知道后气坏了,下令亲征。大军出京,朱瞻基不听劝,坚持带兵到乐安围城,射劝降书进去,叛军一看势头不对,就动摇了。朱高煦撑不住,出城跪地投降,被押回北京废为庶人,关在西安门内的逍遥城,高墙围着,守卫严密。这叛乱来得快,去得也快,朱瞻基用兵果断,很快就平定了。但朱高煦这人从头到尾就没消停过,早年仗着战功欺负人,还害死了大学士解缙,报复人家当初不支持他。

宣德四年,朱瞻基去逍遥城看朱高煦,结果朱高煦伸腿绊倒皇帝,这下彻底惹毛了。朱瞻基叫侍卫抬来三百斤铜缸,把朱高煦扣里面。朱高煦力气大,顶着缸沿抬起来几寸,朱瞻基就让人堆木炭点火,缸热了,朱高煦在里头被烤死。史书说这事儿是朱高煦自己作死,但明宣宗实录里轻描淡写,背后是朱瞻基要斩草除根。接着,他下旨杀了朱高煦的九个儿子,王妃韦氏赐白绫自缢,整个家族绝户。明史只说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可见皇室内部斗争多狠。朱高煦本来功劳不小,却因为野心反复作乱,落得这下场,也算自找的。朱瞻基这手笔,显示他巩固皇权的决心,但也暴露了明朝皇室骨肉相残的传统,从朱棣篡位开始,就没停过。

朱瞻基平叛后,继续管朝政,宣德五年停了下西洋,郑和船队回来汇报,他就听了,结束海事扩张。整顿官吏,罢免贪官,亲自看奏折,限入仕人数,保举能人,国家稳当,经济慢慢恢复。宣德八年,安南黎利来贡,他接见使者,赐宴赏赐,外交上保持和平。他的统治成就大,政治清明,民众负担轻,史学家说这是明初盛世之一。但宣德十年正月,他突然病了,卧床十三天,前三天还骑马射箭,看起来没事人一样,大年初三就在乾清宫没了,年仅三十八岁。朝臣震惊,死讯传开,大家都纳闷。史料对死因模糊,可能跟家族遗传有关,他爸朱高炽胖,早死四十八岁,爷爷朱棣六十四岁算长寿了,后来的朱祁镇三十八岁、朱祁钰三十岁,明朝皇帝多短命。画像里朱瞻基脸圆浮肿,像是心血管毛病,家族联姻勋贵,近亲结婚加重隐患。

明朝皇帝寿命短,从朱棣后就明显了,朱瞻基这代开始更严重。学者说可能是遗传病,高血压或心脑血管问题,老朱家从朱元璋儿子起就有早逝的。朱瞻基妈张氏家也短寿,徐达后代四十岁左右就没了,联姻埋下隐患。他不迷丹药,不好女色,却积劳成疾,工作压力大,过劳猝死也有可能。坊间传服丹药中毒或纵欲,但史书没提,最大可能是家族病爆发。朱瞻基葬景陵,庙号宣宗,他的统治结束仁宣之治,明朝转入英宗时代,国家渐动荡。朱家短命魔咒延续,后世皇帝多没活过五十,反映皇室健康问题多。朱瞻基英明,却早逝,跟铜缸事件没直接关系,更多是身体原因,但这事儿总让人联想到因果。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岭南燕赵

岭南燕赵

2025-08-28 12:56

其实说起来在明朝朱瞻基算是最好、最是正常人的一位皇帝了,没有之一。

猜你喜欢

历史追星者

历史追星者

历史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