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现在很是尴尬。最近泽连斯基是把中国往死里得罪,但泽连斯基没想到,离了中国

万事浮华 2025-08-28 10:31:51

泽连斯基现在很是尴尬。最近泽连斯基是把中国往死里得罪,但泽连斯基没想到,离了中国真不行。这就是,泽连斯基表示未来5年,每年要生产1000万架无人机。其中稀土和零部件基本离不开中国。到时候泽连斯基如何腆着脸向中国采购? 他为啥这么执着于造无人机。看看俄乌战场的情况就明白了,从2022年开战到现在,无人机早就成了乌克兰的救命稻草。 刚开始那会儿,乌军连民用无人机都派上了用场,简单改装一下就往俄军阵地扔手榴弹,虽然简陋但管用。后来技术升级了,军用无人机能飞到俄军后方,精准炸掉弹药库,甚至盯着俄军坦克打,成了以弱抗强的利器。 2024年一年,乌军就用了250万架无人机,到今年年底估计得用到450万架,这数儿看着都吓人,现在俄军又用上了光纤无人机,不怕电子干扰,乌军前线压力更大,不赶紧扩产根本顶不住。 可造无人机不是喊口号就能成的,泽连斯基说要年产千万架,可乌克兰自己的本事根本跟不上,他们国内的国防工业早就被打残了,专家都坦言技术到了天花板,而俄罗斯在无人机研发上的投入是他们的15到20倍。 更要命的是,生产无人机最关键的东西几乎都攥在中国手里,就说稀土吧,中国不仅占了全球7成的产量,冶炼加工份额超过9成,无人机上用的稀土磁铁更是占了全球8成以上的市场。没有这些东西,无人机的电机转不起来,电池也撑不住。 再看零部件,乌克兰自己都承认,2024年从中国进口的无人机零部件就花了3亿美元,占了他们生产总成本的40%,那些他们引以为傲的无人机部队,比如"魔鬼"无人机旅,核心组件全是中国制造的。 这事儿不奇怪,现在全球近90%的商用无人机市场都在中国手里,从电池、摄像头到飞行控制系统,中国产业链的优势明摆着。 连美国想搞无人机计划都因为中国的出口管制得延期一年半,你说乌克兰能绕开中国吗? 偏偏泽连斯基今年犯了外交大忌,接二连三地得罪中国,先是无端指控中国雇佣兵帮俄罗斯打仗,被中方驳斥了还不死心,又说不需要中国当安全保障国,甚至指责中国没阻止战争爆发。 这种话连白俄罗斯总统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站出来说避免战争的责任在乌克兰自己,泽连斯基这么做,无非是想讨好西方,可西方的援助早就没那么痛快了。 美国军援开始附加条件,欧洲40.5亿欧元的援助到账速度明显放缓,波兰甚至开始取消乌克兰难民的福利。 反观中国,今年上半年和乌克兰的贸易额还有37亿美元,比俄乌之间的零贸易强多了。 现在泽连斯基想造无人机,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骂得最凶的中国,恰恰是他最离不开的。有美国撑腰又怎么样?美国公司在乌克兰建生产线,用的零部件还不是得从中国进口? 法国雷诺公司想在乌生产无人机,离开了中国的稀土和电子元件,照样玩不转,这就像有人想做饭,却把提供油盐酱醋的邻居得罪了,最后要么饿肚子,要么就得拉下脸来求人家。 泽连斯基可能没明白,无人机飞得再远,也得看供应链的脸色,中国现在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了全球70%,从核心技术到基础材料都牢牢把控着。 别说乌克兰,就连美国都承认中国有能力让全球无人机产业停摆一年,这种情况下,还在政治上跟中国硬扛,不是自断后路吗?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犯糊涂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他们就因为过度依赖西方导致战略失衡。 现在泽连斯基又想把宝全押在西方身上,为了点军援就放弃中国这个潜在的调停者和重要的供应链伙伴,这不是饮鸩止渴是什么?大国博弈里,小国的生存之道应该是找平衡,而不是选边站,把自己逼到墙角。 看着泽连斯基现在的处境,真让人觉得又可气又可笑,一边喊着要年产千万架无人机的雄心壮志,一边又把能帮他实现梦想的中国往死里得罪。 接下来他要么就得放下身段,厚着脸皮来求中国放宽出口;要么就只能看着无人机计划变成泡影,在战场上越来越被动,不管选哪条路,恐怕都得为之前的短视付出代价。 说到底,国家之间打交道,还是要实事求是,无人机也好,其他产业也罢,离开了实实在在的供应链支持,再响亮的口号都是空谈。 泽连斯基要是真想让乌克兰在战场上站稳脚跟,与其在外交上耍小聪明,不如早点认清现实——中国不是敌人,而是乌克兰现在最得罪不起的合作伙伴。 毕竟,造无人机靠的是稀土和芯片,而不是空喊口号。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