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汉景帝在宴席中喝大了,拍着梁王刘武的肩膀说:“我死后,这个皇帝就让你来当。”这句酒后的戏言,引来了“滔天巨浪”。 汉景帝刘启与梁王刘武,都是窦太后所生。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刘武自幼便被窦太后捧在手心。而刘启与刘武这对兄弟,自小一块玩,关系也极好。 汉文帝驾崩后,身为太子的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而刘武则被册封为梁王,成为西汉诸侯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即便君臣名分已定,兄弟二人的情谊却未曾褪色。每逢刘武从梁国进京朝见,汉景帝都要设下丰盛宴席,摒弃朝堂上的君臣礼节,只以兄弟身份畅谈。 七国之乱爆发后,叛军来势汹汹,直逼都城长安。 刘武的封地梁国,成了阻挡叛军西进的 “咽喉要塞”。刘武集结兵力,亲自披挂上阵,将叛军阻拦在梁国都城。 最终,在刘武的顽强抵抗与太尉周亚夫率领的朝廷大军两面夹击下,“七国之乱” 终于被平定。战后清点战果时,梁国军队斩杀和俘虏的叛军数量,占了一半。 叛乱平定后不久,刘武再次进京朝见。 为了表彰弟弟的功绩,汉景帝特意在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酒过三巡之后,汉景帝带着酒意笑道:“弟弟啊,等我不在了,这大汉的皇帝之位,就由你来坐。” 第二天清晨,汉景帝酒醒后,想起昨晚的承诺,懊悔不已。可话已出口,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 就在汉景帝为失言烦恼时,大臣袁盎得知了这件事,劝谏说:“陛下怎能因一时情谊,将皇位传给梁王呢?” 汉景帝本就后悔昨晚的失言,如今有袁盎出面劝谏,正好给了他台阶。 后来,汉景帝下诏,册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消息传到梁国,刘武如遭雷击 ,他满心期待着兄长兑现承诺,却没想到等来的是太子册立的消息。 但刘武并未就此死心,他认为只要太子被废,自己就还有机会。从那以后,他密切关注朝堂动态,暗中培养亲信,收集太子的动向,等待着翻盘的时机。 时间匆匆而过,几年间,刘武利用朝廷的赏赐和梁国的富庶,不断扩充势力。刘武的行为,引起了朝中大臣的警惕,不少人上书汉景帝,提醒他注意梁王的势力,防止出现 “尾大不掉” 的局面。 公元前 150 年,汉景帝废黜了太子刘荣。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刘武心中的希望再次被点燃,他收拾行装,快马加鞭赶往长安,想要说服汉景帝立自己为皇太弟。 抵达长安后,刘武先是拜见了窦太后。窦太后本就疼爱小儿子,再加上她一直希望两个儿子都能当上皇帝,于答应帮刘武劝说汉景帝。 几天后,窦太后在长乐宫设宴,邀请汉景帝前来赴宴。席间,窦太后故意笑着说:“皇儿,今日咱们母子相聚,就不用讲究朝堂礼仪了,只论家常。” 汉景帝不知母亲的用意,便点头答应。 过了一会,窦太后突然收起笑容,神色严肃地说:“你曾在宫宴上承诺,百年后传位给梁王,如今太子已废,你也该兑现承诺了吧?” 汉景帝心中不愿,却又不敢直接拒绝母亲,只好硬着头皮说:“自然记得承诺。” 窦太后见汉景帝答应,立刻命侍从将母子二人的对话记录下来,她以为有了这份记录,汉景帝就再也无法反悔。 消息很快传到了大臣们耳中,袁盎联合了十几位朝中重臣,一同进宫劝谏汉景帝。 当刘武得知大臣们坚决反对时,越想越恨,将所有的不满都归咎到袁盎等人身上,他认为,只要这些大臣消失,自己就能顺利当上皇太弟。 在愤怒的驱使下,刘武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暗中派遣了一批刺客潜入长安,目标就是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一 不久后,袁盎在家中被刺客杀害,紧接着,又有多位反对立刘武为太子的大臣相继遇刺。接连的刺杀,在朝堂上引发了巨大震动,甚至有传言 “梁王要谋反”。 汉景帝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弟弟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他心中既愤怒又伤心,派遣官员前往梁国,进行调查。 从长安到梁国的路上,随处可见朝廷派去的调查官员,前一波人还在梁王府中询问情况,后一波人就已经抵达,整个梁国被搅得鸡犬不宁。 汉景帝派去的使者在梁国四处搜寻,却始终找不到已经躲起来的刘武的踪迹。 窦太后得知后,误以为汉景帝要杀害刘武,指着汉景帝的鼻子大骂:“你是不是要杀武儿?他可是你的亲弟弟啊,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汉景帝有苦难言,一只能是安抚母亲。 最终,刘武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只好主动现身,前往长安向汉景帝请罪。 汉景帝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亲密无间的弟弟,心中五味杂陈。最终,汉景帝只是下令削减了刘武的封地,算是从轻发落。 经此一事,刘武彻底失去了争夺皇位的可能,身心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回到梁国后,他整日闭门不出,郁郁寡欢 ,在几年后病死。
东晋皇帝司马曜醉酒后,对身旁的张贵人说:“你年近三十,美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
【3评论】【17点赞】
wuyuhua1031
老太太私心重,没她撺掇,梁王挺可怜的,为老哥拼了命,拿个白条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