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若撕毁《中日联合声明》,中国就能立刻重启战争赔偿,甚至驻军东京。”这句话像

世界今若在 2025-08-28 18:29:13

“日本若撕毁《中日联合声明》,中国就能立刻重启战争赔偿,甚至驻军东京。”这句话像一把刀,把1972年双方用一纸声明埋下的地雷重新挖了出来。   日本政府最近的一番表态,把中日关系又一次推到风口浪尖。8月中旬,在国会答辩中,石破茂政府公开否认《中日联合声明》的法律效力,称其“没有约束力”。   这番话不只是在翻旧账,更像是一脚踢在了半个世纪前自己签下的承诺上。   那句“日本若撕毁《中日联合声明》,中国就能立刻重启战争赔偿,甚至驻军东京”,听上去像警告,实则是对历史账本的一次重新翻阅。   这份声明1972年签署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签字人包括周恩来和田中角荣,两国政府当时在冷战结构下罕见达成共识,宣告结束战争状态。   声明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主动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换句话说,是中国“吃了亏”,但为了打开中日外交大门,选择退了一大步。   现在日本说这纸声明“不具备法律效力”,等于是在说:当年你放弃的赔偿,我不承认;你认定的一个中国,我也可以不当回事。   这不仅撕毁了历史的契约,更是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中国当然不会装作没听见。   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应,强调《中日联合声明》虽非正式法律文件,但1978年通过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经将其原则法理化,具有不可否认的法律基础。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当面约见日本驻华高级外交官,表态直接了当:你们的信,我们不收,想沟通,先把态度摆正了。   与此同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取消了原定的访日行程,中国还对日本农产品开启了“精准打击”。这不是单纯的经济反制,而是表达:你不讲规矩,那就别怪我们按规矩办事。   更重要的是法律层面。中国社科院在一份公开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日本否认联合声明的效力,那中国也就没有理由继续履行其中放弃战争赔偿的承诺。   这话听着冷静,背后却是刀光剑影。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日本必须承担其侵略战争的全部法律责任。   而日本福冈地方法院早在2002年就曾判决,《中日联合声明》并未排除中国民间的索赔权。   赔多少?根据中国官方历史研究数据,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过千亿美元。   若按国际复利计算,索赔金额高达30万亿美元。1947年盟国赔偿委员会的统计则显示,中国应获得日本战争赔款总额的40%。   如果东南亚国家集体跟进,日本面临的赔偿总额可能突破100万亿美元,对其经济基本等同毁灭。   而更敏感的,是军事实体化的可能性。依据《波茨坦公告》,如果中日重新处于战争状态,中国不仅有权主张战争赔偿,还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驻军。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权利。日本若彻底否定自己作为战败国的身份,那等于自断和平保障的最后一根绳索。   日本否认声明的举动也动摇了台湾议题的法理基础。声明第四条明确写道:“日本充分理解并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立场。”   如今这一条被质疑,日本在台海问题上可能会更加激进,配合美方“以台制华”的大战略。   这不仅将台海推向风口浪尖,也给中日之间本已脆弱的政治互信再添一道裂痕。   经济层面也开始起波澜。2024年中日贸易额达到3180亿美元,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美元。   一旦政治关系持续下行,这些经济纽带会迅速转变为压力点。中国已经在多个地方政府层面暂停与日本的友城交流,南京市更是直接宣布与名古屋的交往“无限期延期”。   这事也不是日本第一次“试探底线”。从篡改教科书,到高官参拜靖国神社,再到现在否认外交文件,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推动一种“历史问题无罪化”的风潮。   他们的逻辑是: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今天的日本不该为昨天的错误买单。但问题是,历史不是橡皮擦擦掉就没了,更不是谁说一句“过去”就能翻篇。   东京审判虽然给日本的战争责任盖上了法律的章,但过程本身并不完美。美国在战后对日本政策的转向,从打击到扶植,导致很多战争罪责未被彻底清算。   中国当年选择放弃索赔,是基于外交战略和善意,而不是因为日本“无罪”。   现在日本政府想撕掉这纸声明,说到底是想甩掉历史责任的包袱。但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谁说了算的事。   中国现在手里有的是工具箱:法律、经济、外交、历史、民间情绪,哪个拿出来都不轻。   信息来源: 《日历届内阁均认为《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外交部回应》——澎湃新闻

1 阅读:325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8

用户10xxx88

17
2025-08-28 22:58

中国准备迎接抗日战争的下半场

致敬乌雅兆惠

致敬乌雅兆惠

13
2025-08-28 23:03

还有这个好事???这次说好了,不带无条件投降的。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