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过于狂妄了,不仅不会接受任何“割地停战”,甚至声称要在西方的支持下“打回克里米亚”。毫无疑问,泽连斯基几乎堵死了谈判的可能性。 现在乌克兰国内,“不割地”早就不是简单的口号了,差不多成了大家默认的规矩。之前基辅那边有个民调,说一半的乌克兰人宁愿接着打仗,也不愿让出去一寸地,比愿意妥协的人多不少。 这情绪一方面是因为2014年克里米亚那事儿搁在心里不舒服,另一方面也跟泽连斯基自己打造的形象有关。 从躲在地堡里的“战时总统”到跑遍全球演讲的“反俄符号”,他把自己跟乌克兰的主权绑在了一块儿,议会还专门定了规矩说“领土完整不能谈”,这时候谁要是提妥协,保准被骂“卖国”,他哪儿敢松口啊。 可话说回来,这么死扛着,乌克兰转圜的余地也快耗光了。你看现在克里米亚那边,俄罗斯早摆上了专门盯着空中动静的雷达,黑海舰队的核潜艇也在港口待着,赫尔松、扎波罗热那边的工事修得老厚,纵深都超过30公里,真要打回去谈何容易?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那边也放了话,说除非乌克兰认现状、不加入北约,不然没法谈——这条件在乌克兰国内根本没人敢接,泽连斯基这硬态度,反倒给了俄罗斯接着打的由头。 他敢这么硬,其实不少底气是西方给的。到2025年,美国就给了超过750亿美元的援助,什么战车、坦克、防空系统都往这儿送。这些东西确实让乌军能撑一阵子,但也让乌克兰离不了这口“奶”了。 西方给援助可不是白给的,得看着乌克兰“敢打”,不然就可能少给。就像2025年夏天乌军反攻卡壳了,美国特使就明着说让乌克兰“现实点”,暗示该妥协了。甚至美国一边卖导弹给乌克兰,一边偷偷接触泽连斯基的对手,明显是在为以后做打算,泽连斯基夹在中间,难着呢。 可战场的事儿,不是喊口号就能解决的。西方媒体总报乌军“突破防线”的好消息,真到了前线,那叫一个惨。2025年秋天反攻的时候,乌军的装甲部队在扎波罗热碰上俄军的远程布雷系统,几百辆坦克、战车轧上地雷就动不了了。 俄军修的防御工事跟铁桶似的,战壕、反坦克的“龙牙”、智能地雷再加上无人机盯着,乌军缺扫雷的家伙,也没足够的空中掩护,只能凭着人硬冲,伤亡比俄军高得多。 泽连斯基或许没琢磨透,俄罗斯这仗能打多久——西方制裁没把俄经济打垮,动员了几十万兵往前线送,能源出口还能靠着“灰色渠道”挣钱,耗下去的本事比想象中强。 再看乌克兰这边,人口跑了一千多万,工厂产能只剩战前三成,农业出口因为黑海被封也卡住了,哪还有本钱跟俄罗斯耗?西方那边也慢慢扛不住了,匈牙利、土耳其早不想接着制裁俄罗斯了,德国老百姓对给军援也没那么支持了,美国共和党也开始琢磨“一直给援助到底值不值”。 泽连斯基越硬,西方越难抽身,可这哪儿是帮乌克兰啊,最后可能把乌克兰拖得更惨。 说实在的,泽连斯基这股子固执,怕是要把乌克兰带沟里去。战场上打不动,西方援助又成了套在脖子上的绳,收复克里米亚也只是嘴上说说,这场仗打到最后,可能真没谁能占到便宜。 乌克兰本来该有机会找个转圜的余地,可现在被这“不妥协”的姿态捆住了,等仗打完了,剩下的可能就只有破房子和后悔了。
乌克兰人嚎啕大哭,差点背过气去,国家还敢打仗保卫吗?这世界还有天理吗?联合国
【289评论】【1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