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1年,金国放高宗赵构母亲韦氏南归。临行前,钦宗赵桓跪在车前,死死抓住车

梦幻星河缘 2025-09-01 14:02:00

公元1141年,金国放高宗赵构母亲韦氏南归。临行前,钦宗赵桓跪在车前,死死抓住车轮,哭着哀求道:请母亲回去后告诉九弟,只要让我南归,我只愿作个道士,别无他求。 在金国都城郊外,一辆南归的马车前上演着令人心碎的一幕。 车上是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太后,准备从金国南返。 而车下,是被囚禁多年的宋钦宗赵桓跪在雪地中。 他死死抓住车轮,哀求即将南归的韦太后向弟弟赵构传达归国之愿。 韦氏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 原为哲宗朝宰相苏颂家中侍女,因缘际会入选宋徽宗后宫。 她初入宫闱时地位卑微,因一次偶然的机遇得到宋徽宗的临幸,生下赵构,即后来的宋高宗。 然而,在徽宗众多的子女中,赵构并不受宠,这也间接导致他被派往金营议和,却因此躲过了靖康之耻,成为南宋的开国之君。 靖康之变中,她与三千宗室成员被掳北去,经历了浣衣院的屈辱劳作。 后虽嫁与金国贵族盖天大王,并生有二子,但仍日夜思归。 与此同时,他的儿子赵构因早年奉命出使金国而幸免于难,南下建立南宋政权。 这位原本不受宠爱的九皇子,意外成为延续宋室血脉的唯一希望。 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对迎回父兄态度消极,唯独对生母韦氏的归宋之事极为坚持。 1141年,“绍兴和议”达成,南宋以称臣、纳贡的巨大代价,换得与金的和平,并成功使金国同意放归韦氏。 临行之时,已被囚禁十多年,,四十四岁的钦宗赵桓奔至车前,紧抓车轮,跪倒在马车前,痛哭流涕。 他恳求韦氏转告弟弟赵构,自己的夙愿。 自己若能南归,绝不觊觎帝位,只求做一介道士,了此残生。 眼看天冷地寒,韦氏面对这番凄楚景象心生恻隐,当场立下毒誓。 “若她归国后不为钦宗争取,则双目失明。” 南归旅程漫长而艰辛。 韦氏一行穿越被战火蹂躏的中原大地,目睹山河破碎的惨状。 然而,政治的冷酷远超血缘的温情。 韦氏安抵临安,被立即尊为太后,尽享荣华富贵。 她虽未忘誓言,然而当她向赵构转达钦宗心愿时,皇帝却瞬间沉默与不悦,甚至刻意转变话题。 她立刻明白,赵构绝不容许任何可能威胁其皇位的人返回南宋。 历史背后的政治算计逐渐清晰。 赵构虽为合法继承者,但钦宗若南归必将引发皇统之争。 更关键的是,金国权臣兀术早与南宋达成默契。 以支持赵构帝位换取不释放钦宗的承诺。 这位被囚的太上皇成为双方政治交易的筹码,注定要在异邦终老。 此后不久,韦太后果然双目失明。 无论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时人附会的因果,都为她与钦宗的分别增添了几分宿命色彩。 钦宗为何终不得归? 其根源在于南宋与金国双方最高权力者心照不宣的政治算计。 于宋高宗赵构而言,皇位的合法性是其最脆弱的神经。 他以徽宗第九子的身份继位,实因靖康之变中所有直系继承人皆被北掳。 若正统皇帝钦宗南归,赵构的帝位将瞬间陷入尴尬境地。 即便钦宗自愿退居道观,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政治威胁。 因此,赵构宁可以巨款赎母,也绝不真正推动兄长的回归。 于金国掌权者完颜宗弼而言,钦宗是一张可用的王牌。 将钦宗扣在手中,既能以此牵制赵构,使其不敢北伐,又可在未来必要时扶植钦宗为傀儡皇帝,瓦解南宋的抵抗意志。 一个活着的、流亡北地的宋朝前皇帝,其战略价值远高于一具尸体。 最终,钦宗赵桓于1156年在金国黯然离世,死因众说纷纭,结局凄惨。 直至死前,他也未能再踏上故土半步。 五十七岁的钦宗在金国境内意外身亡的消息传回南宋时,赵构仅以追谥"恭文顺德仁孝皇帝"了结这段历史公案。 韦太后的眼泪,钦宗的跪求,与赵构的沉默,共同构成了一幅南宋初年屈辱与无奈的历史图景。 在权力的天平上,手足之情与政治现实相比,往往轻如尘埃。 主要信源:(《宋史》、《宋史通俗演义》、《中国通史演义》、澎湃新闻——赵构错位的一生:创书法理论诗词140首,81岁排帝王第四、南通网——讳莫如深韦太后)

0 阅读:0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