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15电子侦察船,为何各国不能攻击它,应该说不敢攻击它,这船看上去没啥火力,就两门小炮,跑得也很慢,可偏偏美国航母看见了就得绕着走,海盗更是躲之不及的。 从国际法来看,它可是有“免死金牌”的。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7条的规矩,电子侦察船在公海上想怎么航行走怎么航线,攻击这种非战斗舰艇,跟直接宣战没区别。 2017年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在南海碰到815A型“天王星”号时,双方最近距离就差50海里,最后美舰还是绕了个大弯躲开了。 这不是美军打不过,是他们算得明白:真对侦察船动粗,中国就能按《公约》第51条的“自卫权”反击,搞不好会引发区域冲突。 更有意思的是,815型常顶着“海洋调查船”的名头活动,2023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冲绳海域跟拍“开阳星”号,全程只能用无线电喊“别靠近”,连实质性拦截都不敢——一旦开火,就坐实了“破坏科研自由”的罪名,在国际上根本说不通。 光有国际法护身还不够,这船真正让各国发怵的,是它那能“隔空戳瞎对手眼睛”的电子战本事。815A型装的超视距雷达,700公里外就能把航母的电磁信号抓得死死的。 2024年美菲搞“雷霆对抗”演习时,“天王星”号当场就截到了F-35A战斗机的Link-16数据链信号,美军没办法,只能临时换加密频段,等于演习进行到一半被人掀了底牌。 更厉害的是它的电磁脉冲干扰系统,2019年在南海有回直接让某国驱逐舰的火控雷达歇了12分钟——这种“不伤人但瘫装备”的操作,比直接击沉还狠,对手就算跑了,核心数据也泄露了,之后在战场上根本没主动权。 更要命的是,815型能通过卫星把信息传给东风-21D反舰导弹,2021年美军“罗斯福”号航母在黄岩岛附近突然转向,就是因为探测到815A型的雷达锁定信号,知道再往前就可能被导弹盯上。 战术上,815型的“组队玩法”也彻底打破了传统舰艇的防御逻辑。它从来不会单独出海,2025年美澳搞“护身军刀”演习时,“天王星”号直接跟052D型驱逐舰“桂林”舰、海警4203舰凑成三角阵:驱逐舰负责防空,海警船管法理上的宣示,侦察船专心抓情报。 这种组合配置简直让对手左右为难,若是敢动侦察船,那驱逐舰的红旗-9B导弹马上就到;可若是想拦驱逐舰,又会被侦察船把电磁特征全记下来。 而且815型的球形天线罩里藏着量子通信装置,就算被干扰也能自动切备用频段,2022年日本自卫队想用电子战飞机压制“海王星”号,反倒让“海王星”号把EA-18G“咆哮者”的干扰参数摸得明明白白,等于偷鸡不成蚀把米。 对海盗来说,815型简直是“海上阎王爷”。亚丁湾护航的时候,有一次海盗快艇想凑过来搞事,815A型直接开大功率探照灯照过去,再让舰载无人机扔声呐浮标搞出水下噪音,海盗小艇在3公里外就吓得扔了武器跑路。 最牛的是,815型本身就像是个“信息黑洞”,它收集的电磁信号,能直接变成东风导弹的打击参数,对手在它面前,关键信息一览无余,根本无处可藏。 2023年美军“尼米兹”号过巴士海峡时,815A型一路跟着,同步把它的电磁频谱特征记下来,这些数据直接拿去更新火箭军反舰弹道导弹的目标库。 所以,别看815电子侦察船它小小的一只,却能在紧张莫测的战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开场先炸锅!9.3阅兵还没动,美国就急得跳脚:中国装备戳中它的“软肋”
【3评论】【8点赞】
用户19xxx58
头顶5个球、全球我最牛
墨鱼蛏子
美国承认海洋法公约吗,别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