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深切哀悼,“愿提供力所能及援助” 9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小张主张 2025-09-02 14:32:33

中方深切哀悼,“愿提供力所能及援助” 9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当地时间8月31日,阿富汗东部发生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是否将向阿富汗提供援助?   说白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有时候真就跟咱们平时处朋友一样,你真心实意帮一把,比别人在边上说一箩筐漂亮话都强。   8月31日阿富汗东部发生强震,伤亡惨重,房子塌了、家园毁了,灾民一瞬间无家可归,就在第二天9月1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马上作出回应,语气沉痛而诚恳:“中方深切哀悼遇难者,愿根据阿方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没有拖沓、没有套路,就两句话,但信息量很足,第一,我们是真在乎,第二,我们真准备帮忙。   虽然国际新闻里我们常看到,某些国家说“深切关切”,但说完就没了下文或者高调宣布援助,结果附加一堆政治条件,搞得像是来做生意的。   而中方这次说的是“力所能及”“根据需求”这六个字,特别接地气,也特别实在。   说白了,就是你缺什么、急什么,我们就尽量给什么,不搞虚头巴脑的,不搞强买强卖,就像真正靠谱的朋友,在你最难的时候问一句:“需要我做什么?我马上来。”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这样做事,回想这些年的国际援助,不管是巴基斯坦洪水、叙利亚地震,还是非洲埃博拉疫情,中方经常是第一时间响应,送物资、派队伍、捐疫苗,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而这种“急人所急”的风格,背后其实是一种很朴素的价值观:真心换真心,国家之间也好,人与人之间也罢,感情和信任都不是靠喊口号建立的,而是看你实际做了什么。   阿富汗地震之后,灾民最需要的无非是帐篷、药品、食物、保暖物资,中方没有说“我们考虑考虑”,也没有说“援助可以但得答应某些条件”,而是直接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尊重。   中国援助从来不在镜头前演戏,虽然我们很少看到中方把自己援助的每一个纸箱都拍成宣传片,但物资到了就是到了,救援队到了就是到了,重建项目启动了就是启动了,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反而让受助国更觉得踏实。   说到底,国际关系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复杂冰冷,人性是相通的,你真心实意帮助别人,别人是能感受到的,今天你帮别人扛过难关,明天你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更容易有人伸出援手。   中国的援助,不是外交辞令,不是战略博弈的筹码,它就是实打实的“你需要,我在”,这一点,正在世界上被越来越多的人看懂,也记住。    

0 阅读:732

猜你喜欢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