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上合组织峰会已经结束,各国元首已经陆续回国,不过也有像普京这样的元首继续留

栗頿聊 2025-09-02 16:30:23

天津的上合组织峰会已经结束,各国元首已经陆续回国,不过也有像普京这样的元首继续留参观抗战80周年阅兵式。   我们先看看俄罗斯总统普京,他这次来得可不一般。从8月31日到9月3日,整整四天的行程,把天津的峰会和北京的阅兵式全都覆盖了。   克里姆林宫在8月30日才官宣,但这趟被外界称为“罕见”的访问,分量十足。这不仅仅是参加个活动,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对中国的鼎力支持。   相比之下,印度总理莫迪的安排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他倒是来天津参加了上合峰会,可峰会一结束,他没留在中国去北京参加纪念活动,直接就回去了。   这种“只来一半”的做法,大家都能看明白,印度是在小心找平衡,既不想和中俄把关系搞僵,也得考虑着和西方那边的联系,毕竟当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站着26位外国元首,这本身就是很有分量的信号。   普京在天津忙完峰会,到了北京之后日程也没闲着,安排得满满当当,还专门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这些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见了面。这种密集的外交活动,充分利用了“在场”的优势,把朋友圈子拉得更紧了。   而且普京这次带来的团队规模也不小,光副总理就有三位,还有十几个部长,再加上不少企业代表,差不多把俄罗斯政府里的核心人员带过来一半了。   这么大的代表团,肯定不只是来参加活动、露个面,明显是准备和中国谈合作,签一批重要的单子,想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之前普京来中国之前,接受新华社采访的时候,还少见地提到了“统一战线”,说要一起反对贸易歧视。   结合他带的庞大经济团队来看,这话的意思很清楚,中俄这次不只是要做几笔生意,更像是在对美国“联俄抗中”的想法给出明确回应,打破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还有个挺有意思的小细节,就是从天津到北京那段大概120公里的路。跟着来的俄罗斯记者坐了中国高铁,时速三百多公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北京,都忍不住感慨“东方速度”有多快,这趟高铁也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鲜活例子。   不过普京没选高铁,而是坐了自己那辆俄罗斯产的“阿鲁斯”防弹轿车,慢慢悠悠在高速上开了快两个小时。   这个选择太有普京的风格了,既是出于安保的绝对自信,也是在不动声色地展示俄罗斯的工业实力和领导人的强硬形象。   其实从这些小地方就能看明白现在的大国关系:普京全程参加活动,莫迪提前离开,代表团规模大小,连选什么交通工具都有讲究。   这些细节拼在一起,就能清楚看到中俄合作越来越深,而其他国家也在根据新的世界格局,找自己合适的位置。

0 阅读:1369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