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包括经济时报、铸币报在内的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远非印度能比,印度要学习。就连印度知名反华派-帕尔基·夏尔玛(网称甲亢姐),也发出感慨:印度新德里的运营效率,不到天津十分之一;印度起码落后十年。 最近印度舆论的风向变得有点意思,尤其是在谈到中国的时候。一向以犀利著称的知名媒体人帕尔基·夏尔玛,也就是网友口中的“甲亢姐”,都忍不住感慨,新德里的运营效率连天津的十分之一都赶不上。 这种声音不是孤例,它背后其实是印度一次深刻的战略再评估,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最近给印度上的这一课,恐怕是相当痛的。今年6月G7峰会上的一幕,就像一个缩影。 印度总理莫迪被邀请参会,本以为是贵客,结果在合影时却被安排在了第二排的角落里,据说连原定的发言机会都被取消了。这种感觉,就像你兴冲冲去参加一个高级派对,却发现自己只是个凑数的背景板。 外交上的冷板凳还没坐热,经济上的大棒就挥了过来。特朗普政府转头就对印度的钢产品加征了高达50%的关税。这种“盟友”间的背刺,让印度精英层清醒地认识到,依附于西方的路,可能真的走不通。 所谓的盟友承诺,在真金白银的利益面前,终究是靠不住的。这股强大的“推力”,迫使印度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就在印度倍感失落的时候,来自东方的“引力”却显得格外真实和强大。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给印度媒体人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他们坐上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看到了会场里忙碌的AI机器人和高效的垃圾分类系统,体验了城市全天候的治安巡逻。 这种冲击是具象的,甚至是刺痛的。“甲亢姐”夏尔玛直言,印度在科技上至少落后中国十年。这种感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精准地戳中了印度的发展痛点。印度农村至今还在为频繁停电而苦恼,而中国“村村通”的经验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无疑是现成的教科书。 更要命的是产业链。印度一直有个“稀土计划”,但年产量还不到中国的2%。当他们看到中国从稀土开采到芯片制造的完整布局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有多致命。 这种吸引力无关意识形态,纯粹是出于对解决自身发展难题的渴望,它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参照系。 G7和上合,就像两个截然不同的舞台,戏剧性地改变了印度的自我认知。在G7这个舞台上,印度感觉自己像个边缘化的配角。 而在上合峰会上,莫迪不仅在合照中稳居中心位置,与各国领导人谈笑风生,更获得了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他连发十多条推文感谢中方,直言峰会为印度阐述全球问题立场提供了宝贵平台。 这种天壤之别的待遇,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国际秩序观。一边是等级森严、口惠而实不至的“老板与伙计”,另一边则是上合与金砖国家所代表的,倡导平等尊重、务实合作的“南南合作”新范式。 对印度而言,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是选择成为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还是议程的主动共建者的问题,所以,印度态度的转变,本质上是一次被现实“打醒”后的务实转向。俗话说,“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在经历了西方的冷遇和中国的务实后,印度开始明白,真正的国家利益,来自于平等的合作与自身实力的增长。如果中印之间能抓住这个契机,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像在基建、能源、科技等领域的踏实合作,那不仅对两国是好事,对整个亚洲的未来,都将意义非凡。
风向变了!包括经济时报、铸币报在内的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
烟雨评社
2025-09-02 16:32: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