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30岁男子每天和57岁母亲一起睡,他洗澡时,母亲也待在浴室,他不叫她"妈妈",而是叫她"袁妹妹",有人因此对他说三道四。不料,男子并不在意,反而不再工作,24小时和母亲呆在一起。 在社交平台上,一个叫“植树和袁妹妹”的账号,刚开始总让人误以为是情侣的甜蜜日常。但点进去才发现,这背后藏着一个儿子为母亲重塑的世界。这里的“袁妹妹”不是恋人,而是一位57岁的母亲,她的记忆正被一种比阿尔茨海默症更残酷的额颞叶痴呆吞噬。 这个昵称,是母亲袁家凤在混沌中自己叫出来的。当她连“妈妈”这个词都无法理解时,儿子张植没有去纠正,而是顺势接纳,开始叫她“袁妹妹”。每当听到这个称呼,她的脸上会绽开孩子般纯粹的笑容,眼神里瞬间有了光,仿佛找到了安全感。 在成为“袁妹妹”之前,袁家凤是乡镇医院的妇产科骨干,亲手迎接过上千个新生命。可疾病还是悄无声息的缠上了她。早在2013年前后,她就开始健忘,叫错同事名字,家人只当是更年期。2019年退休后,情况急转直下,她不再与人交流,甚至在街上抢陌生人的菜篮子。 崩塌的时刻来得猝不及防。有一天,她穿着那件旧白大褂,茫然地看着32岁的儿子张植,问:“你是谁?”那一刻,曾经的“母亲”身份,彻底在记忆的废墟中瓦解。 由于母亲的病比较特殊,这就让母亲身边不能离开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母亲,张植关掉了自己盈利的服装店,开始24小时全天候守护“袁妹妹”。 他构建了一个完全围绕她运转的新世界。这个世界的规则很简单:白色至上。袁妹妹偏执地喜欢一切白色,张植就给她买满一柜子的白色连衣裙,家里的餐具、床品也都换成白色。 在这个世界里,连食物都必须是白色的。她只肯吃白米饭,张植只能把菜和肉剁得极碎,偷偷拌进去,然后像哄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 她的智力退化到只有一两岁,大小便需要提醒,并且极度害怕洗澡。每次洗澡,都像一场战斗,张植得抱着她,用小黄鸭玩具分散她的注意力。 新世界的时间表也是混乱的。凌晨五点,张植就要起床为母亲换纸尿裤;她精力旺盛时,一天要陪着出门散步五六趟,累计近六个小时;她失眠时,张植就陪着玩到凌晨三四点。为了防止她走丢,家里的门加固了三次,也被她破坏了三次。 张植花光了创业的积蓄,却坚决不动母亲每月2100元的退休金。他靠拍摄母子日常的视频获取一些收入,勉强维持生活。这些视频引来了非议,有人骂他“啃老”,有人造谣母亲是装病博眼球。他只能拿出病历和母亲的退休金存折来自证清白。 最让他难受的一次,是在超市结账时,收银员看着他们窃窃私语。那一刻,已经说不清楚话的袁妹妹,却本能地咿咿呀呀,紧紧抓住儿子的手,仿佛在用自己仅存的力量保护他。 这个被小心翼翼维护的世界,也并非一座孤岛。视频打动了无数人,更重要的是,连接了许多有相似经历的家庭,大家在评论区互相打气。张植不再是孤军奋战。他带母亲去北京、上海、洱海旅行,还特地为她拍了一组“婚纱照”。 他说,事业可以重来,但妈妈只有一个。这份守护,早已超越了“你养我小,我陪你老”的传统报答。对于张植来说,母亲不是病人,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小朋友,而张植也总是给她最好的,就算母亲什么也想不起来,他也愿意让母亲像个孩子一样保持着童真,让母亲无忧无虑的生活。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读者杂志——32岁儿子全职照顾痴呆妈妈4年,哄睡觉帮洗澡,当成2岁孩子疼爱
2006年一男子在医院陪护流产的妻子,谁知在病房外抽烟时,意外发现一名女弃婴,他
【30评论】【5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