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伊萨克是好人还是坏人?利物浦的“圣人”,还是纽卡斯尔的“罪人”?
现在我在客厅里。这就是转会窗口结束后记者的样子:穿着短袖T恤,胡子也没刮。但这就是最真实的状态——今年夏天,我从没想过要粉饰任何事情。
而另一个真实的消息是,伊萨克终于成为了利物浦球员。距离我第一次曝光“他已告知希望离队”的消息,已经过去了39天。这39天里,我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全天候、跨全球的报道。如今,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所以我想最后再和大家聊聊伊萨克。今天我想探讨的问题是:究竟是利物浦的“圣人”,还是纽卡斯尔的“罪人”?
我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昨晚我在厨房时,妻子在哄完孩子睡觉后(大概10点半左右)走了下来。她问我:“现在事情都结束了,你怎么看?”当时我的屏幕上正显示着伊萨克身穿利物浦球衣的照片。说实话,朋友们,很少有事情能让我心绪不宁——在这方面我心态挺强的,这或许是当记者的职业病,倒也不算坏事。但我对妻子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张照片,我总觉得不对劲,心里特别不踏实。”
之后我们聊了很久。平时她对我的工作,或是足球相关的事都不怎么关心,但这次我们确实认真讨论了这个话题。最后她大概也看出来了:我内心很矛盾。因为在报道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保持中立,公平对待纽卡、利物浦,还有伊萨克本人,也正因如此,我得以看到事件的两面性。
我对妻子说:“现在我走进客厅(12小时后我确实这么做了),可以录一段视频,或者写一篇文章,完全站在伊萨克的角度去理解他——从这场风波开始时的处境,到他最终想达成的目标,我能对他产生同情和理解。但同时,我也可以录一段视频批评他,指责他的行为,以及他对纽卡表现出的不尊重。”☑
总而言之,这件事证明了“每个故事都有两面性”。在今天的视频里,我会把这两种观点都呈现出来,就像昨晚我和妻子说的那样。首先,我先谈谈第一种观点:为什么有些纽卡球迷会把伊萨克视作“过街老鼠”[便便]
说实话,我完全能理解这种情绪。一方面,我的孩子就是纽卡球迷,他们的球衣背后印的就是伊萨克的名字。我还在社交平台上发过一张照片:在一场杯赛决赛结束后,比赛刚一落幕,妻子就带着两个儿子给我打了视频电话。当时我在新闻发布厅赶稿,按平时我绝不会接这种电话,但那次我接了,还截了屏。屏幕里两个孩子都在哭,是喜悦、释然、激动、狂喜交织的泪水。我真的很庆幸接了那个电话,能亲眼看到纽卡的比赛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看到足球的力量,看到现场体育赛事的魅力。
这种情感其实和支持哪支球队无关,无论球队穿黑白球衣、红白球衣还是其他颜色的球衣,本质上都是家庭、社区与足球精神的融合。而伊萨克,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那天,我的一个儿子就穿着伊萨克的球衣。
我透过孩子和朋友的视角来看这件事——还有正在看这个视频的你们,我和大家关系都很好,所以我能理解:伊萨克在那场决赛中打进了第二个球,他是核心成员,也是球迷们深爱的球员。我能体会到大家对他的喜爱,从我的孩子身上,我也感受到了那种情感。
所以,当孩子们昨晚睡觉时,还不知道伊萨克转会的消息;今早醒来,却看到他身穿利物浦球衣的照片,还被告知他加盟了一支英超竞争对手球队——而且他甚至没有对我刚才提到的那些球迷,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致意或感谢。这就是让我心里不舒服的地方。
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作为球迷,看到一个曾被如此深爱、珍视的球员,最终却对给予他这份爱的人毫无回馈,我很难接受。我和妻子一起看了利物浦发布的伊萨克亮相视频,我们一致觉得“太冷漠了”。我对此很失望,因为虽然我不算特别了解伊萨克——只采访过他一两次,和他有过几次接触——但他给我的感觉一直很酷,是个不错的人,还带点冷幽默。我不想否认这一点,后面谈到另一种观点时我还会提到。
但拜托,他已经25岁了。我知道今年夏天他得到的建议很糟糕,很多决定背后都有经纪人的推动,而经纪人又受到了利物浦的鼓励——他们承诺会提出第一次报价、第二次报价,最终完成交易。这些我后面再细说,但关键是,25岁的他已经足够成熟,应该清楚纽卡斯尔(无论俱乐部内部还是外部)给予他的爱与关怀。
所以,从他决定离队开始,无论是两周前的声明,还是之后的任何亮相视频,他都没有对这份爱与关怀表达过一丝感谢。在我看来,这就是不尊重。
插一句,朋友们,刚才在厨房时,伊萨克刚刚发布了一份声明,在声明中他感谢了球迷、队友和工作人员。但我想强调的是,我在这段视频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依然成立——这份感谢来得太迟,也太微不足道了,我不会因此改变任何看法。
另外,伊萨克的经纪人弗拉德·莱米奇刚刚接受了一家电台的简短采访,在我听来,他的话像是在“告别纽卡斯尔”,甚至带着一丝“庆幸终于摆脱”的意味。
拜托大家想想:伊萨克加盟纽卡时才22岁,当时他在皇家社会的进球数还不到10个。是纽卡发现了他的天赋——当然,伊萨克本人、他之前效力的AIK俱乐部以及所有教练都功不可没,但纽卡看到了他的潜力,还为他支付了创队史纪录的6300万英镑。除此之外,俱乐部还为他投入了时间和精力。
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名职业球员,想提升自己的天赋和水平,来到纽卡,在豪、杰森·廷德尔、格雷姆·琼斯、史蒂文·珀塞尔以及其他教练的指导下训练,他们绝对能帮你更上一层楼。丹·伯恩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加盟时已近30岁,不仅实现了“突破”,甚至达到了他自己都不敢想象的高度——还入选了英格兰国家队。
还有蒂诺·利弗莫尔、安东尼·戈登、布鲁诺·吉马良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伊萨克也是其中之一:他从一名普通球员,成长为单赛季打进27球、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前锋之一。
这是一种“双向成就”:球员自身的努力不可或缺,但周围的环境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不仅整个夏天都没有对纽卡表达过感谢,还在两周前的声明中“甩锅”给主教练——如今两人再也没有说过话,很多队友也和他断了联系。
伊萨克离队时,只有一两位队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支持或送别,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不会对此发表评论或评判。但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大多数队友都选择了沉默。这正是因为他今年夏天对俱乐部的所作所为。
其实事情本可以有另一种结局——后面我会谈到为什么“或许没有另一种可能”,但现在我想先说说:整个夏天我都在强调,纽卡并不是“麻木不仁”的俱乐部。说到底,俱乐部内部由埃迪·豪牵头(他是球队的核心),但目前管理层存在明显的“领导力真空”——没有体育总监,没有首席执行官。今年夏天,埃迪·豪几乎成了俱乐部的“门面”,我不想把所有没做好的事都归咎于他,但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埃迪·豪是球队的象征,他始终挺身而出,而且本质上是个正直的人,他身边的人也一样。
所以,当伊萨克在上赛季末向埃迪·豪表达离队意愿时,埃迪·豪听进去了,纽卡斯尔也听进去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尝试引进若昂·佩德罗等前锋,最终签下了WTMD。他们尊重了伊萨克的意愿。
事情本可以不一样:他本可以像水晶宫的马克·盖伊等人那样,继续踢球,继续“尊重队徽”。我相信即便如此,纽卡依然会倾听他的想法——他的诉求并非毫无道理,这一点我很快会谈到。但他没有这么做,反而选择了“无视一切”。
他的行为,他决定“罢赛”、拒绝登场的选择,让那些曾帮助过他的队友付出了代价——他们损失了7个联赛积分。毫无疑问,如果伊萨克在队,纽卡在前三场比赛中的表现足以拿到满分(9分)。这笔账,该算在他头上。
所以在我看来,是的,从“罢赛”那一刻起,伊萨克就对纽卡表现出了不尊重:他没参加对阵凯尔特人的比赛,没随队飞往远东,之后还在没告知主教练去向和目的的情况下擅自前往圣塞巴斯蒂安,而埃迪·豪还是从我们记者口中得知了这件事。这就是不尊重,就是“无视一切”,俱乐部内部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态度。
至于他后来发布的声明——我自认为一直保持中立,视频里说的都是我认为真实的事——埃迪·豪从未承诺过“今年夏天会放他离队”,只是说“会探讨转会的可能性”,而俱乐部也确实这么做了。
退一步说,就算伊萨克因为某些原因最终留在了纽卡斯尔,俱乐部也完全可以说:“我们已经尽力推动他的转会,我们倾听了他的想法,而且自始至终没有对他说过任何坏话。”俱乐部对他已经非常尊重了。想想看,换做其他一些教练,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他们肯定会直接公开指责伊萨克,但埃迪·豪没有。可伊萨克呢?他用自己的行为和声明,“回报”了这份尊重。
更不用说,当他最终离队时,对那些曾打出“亚历山大大帝”横幅、挥舞瑞典国旗、在加拉盖特看台制作马赛克图案支持他的球迷,连一句提及都没有。拜托,做人不该这么没风度,格局不该这么小。事情本可以有另一种结局,但伊萨克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看到他穿着利物浦球衣的照片时,会觉得“太不对劲了”。想想看,我的小儿子还在床上熟睡,他的衣柜里还挂着印着伊萨克名字的球衣。俱乐部可以为这些球员投入再多,但他们在乎吗?根本不在乎。到头来,他们只关心自己。他们就是一群“过客”,而亚历山大·伊萨克,这次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朋友们,接下来我要为亚历山大伊萨克辩护。而且我必须说明,我并非不认同这种观点,而是真心觉得他的选择有其合理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