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以为中国不敢翻脸,他们知道中国需要巴基斯坦,更需要利益,那就是瓜达尔港和直通高速路,量定我们只有支持,而他们两边得利,开始玩平衡术了,中国不能把巴基斯坦打造太强大,不然后果严重,最好就是保持平衡。 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以来,中国投入的是真金白银。 到目前为止,累计投资超过250亿美元,直接创造了二十多万个就业岗位。 苏库尔到木尔坦的高速公路竣工通车,从白沙瓦到卡拉奇的车程从十一个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 瓜达尔港的东湾快速路打通了港口和全国路网的连接,自贸区出台二十多年的免税政策,让中国的水产加工、土耳其的建材企业都进来落地,半年产值超过五十亿元。 对巴基斯坦普通百姓来说,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变化。 他们的关税委员会对中国化工品立案调查,美国的能源合同里特意加上美元结算的条款,还在数字货币上和日本接触,声称要推广数字卢比。 这些安排摆明了是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回旋余地。 再看贸易结构,巴基斯坦对美出口额依然高于对华,这意味着外汇收入更多依靠美国市场。 美国的援助和军费是短期的钱袋子,中国的投资和基建是长期的饭碗,巴方想两边都捞好处。 对一些新项目,资金审批放慢,把合作重心从联邦转到地方,让那些更在乎切实成果的省份成为合作抓手。 同时,中国把眼光放得更远。 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船已经靠泊瓜达尔港,俄方投资建设终端设施,以后既能供巴基斯坦,也能供中国。 作为交换,中国获得北极航道的便利,航程缩短近四成。 这一步说明,中国并没有把所有希望押在一条路上。 安全是另一个绕不开的焦点。 过去一年俾路支省发生上百起袭击事件,多数针对中巴合作项目。 巴基斯坦成立了一万两千人的安保部队,中国提供无人机和监控系统,两国还和伊朗开展海上联合巡逻,半年内没有出现海盗事件。 对企业来说,投资不是慈善,安全才是能否长期留下的底线。 巴基斯坦国内的声音分化严重。 经商者希望更多中国投资来带动就业,受过西方教育的精英倾向欧美科技合作,军方则在美式装备和中式武器之间反复摇摆。 民调显示,约四成支持深化对华合作,三成多倾向美国,其余人则选择“看哪边更有利”。 这种分裂直接体现在政策上的反复。 中国的准备已经很清楚。 缅甸的皎漂港、伊拉克的法奥港、中亚的油气管道,都逐渐成网。 瓜达尔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出海口。 巴基斯坦若以为凭借地缘位置就能长期占据主动,是低估了中国的布局。 能赢得信任的,从来不是手里握着一个港口,而是能否保证稳定和诚意。 合作还会继续,巴基斯坦在南亚依然是重要伙伴,但合作的关键在于稳定。 中国提供的,是实实在在的道路、电站和就业,期待的回报是可靠的政策环境和安全保障。 巴基斯坦如果一味摇摆,就可能失去这份最值得珍惜的机会。 真正的伙伴关系,是在关键时刻站得住脚,而不是随风转向。 强大的合作,不靠口号,而靠踏实兑现。
巴基斯坦以为中国不敢翻脸,他们知道中国需要巴基斯坦,更需要利益,那就是瓜达尔港和
彩云飘悠念君归
2025-09-04 14:48: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