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忽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出炉,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墨魂 2025-09-05 18:34:48

直接忽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出炉,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最近一段时间,联合国总部是否要换地方的话题在国际上炒得火热,秘书长古特雷斯刚公布的一项决定更是让这事成了焦点,其中最受争议的一点,就是“选址名单里为啥没有中国”。 欲将此事阐述透彻,需从美国近年来于联合国的种种行径谈起,其在国际舞台的诸多作为,或正是解开此事谜团的关键线索。 美国作为联合国里会费占比最高的国家,却常年拖着缴费不还,算到2025年,它已经欠了28亿美元,这笔钱够顶上联合国一整年四分之三的常规预算,在所有国家的欠款里更是占了七成。 其实美国根本不是拿不出这笔钱——分摊到它的年度预算里只占0.2%,平均每个美国人掏的钱还买不到半杯网红冰饮,连他们过情人节花的钱都比这多7倍。 可美国政府偏把会费当成了“指挥棒”,联合国决议合它心意了,就提一嘴缴费的事;不合心意,干脆就装聋作哑拖着,硬生生把联合国的钱袋子搞空了。 更令人不悦的是,美国凭借联合国总部设于纽约之便,动辄以签证为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掣肘,尽显霸权行径,严重破坏国际秩序与合作氛围。 2023年俄罗斯外长要去开安理会会议,跟着的记者全被拒签,最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同年俄罗斯内政部长要参加警察首脑峰会,也因为拿不到签证没能到场。 中国代表也没少碰钉子,过去三年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签证被拒率高达37%,好几次要投票决定关键事儿,代表都因为签证问题赶不上。 钱不够用,联合国纽约总部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难,去年冬天,大楼里电梯停了、暖气也断了,各国代表开会得裹着厚棉袄爬楼梯;今年更夸张,就因为差15万美元电费,万国宫直接关了一个月门。 重新开门后,只能裁掉五分之一的人——足足500多个岗位没了,原来几百个部门也砍得只剩不到20个。 喀麦隆、哥伦比亚等地项目率先遭裁撤,维和部队与人道救援资金亦难以为继,印度、巴基斯坦等出兵参与维和的国家,本应到手的数千万补偿款久未落实,实则为美国欠款变相“埋单”。 眼看总部快撑不下去,不少国家开始喊着“不如搬地方”。 2023年非洲联盟牵头,132个国家一起提议重新选总部地址,这一提议出来,好些国家都动了心思:日本最积极,觉得把总部搬到东京能让自己在安理会更有话语权,可它那边挨着美军基地,政治环境本来就不稳,根本不现实;非盟想把总部拉到非洲,可当地安全条件不够,运营起来也贵; 让人意外的是,中国从头到尾都没掺和选址的事,反而明确说不接联合国总部。 一来是大量外交人员长期驻留,涉及主权、安全和豁免权的问题太复杂;二来是养一个总部要花的钱是个无底洞,实在不划算;更重要的是,中国觉得与其争“总部在哪”,不如实实在在做事。 作为第二大会费国,中国每年4.8亿美元的会费从不拖欠,维和部队派出的人数在五常里是最多的,还在三亚建了国际公共卫生中心,通过国际电联推动通信规则更新,这些事比争个招牌实在多了。 最后古特雷斯拿出的方案不是整体搬家,而是搞了个“重生计划”:把核心业务分到世界各地去——环境的事交给内罗毕,核能和毒品问题归维也纳管,吉隆坡还在琢磨建个数字治理中心。 这么一来,既能少花点钱,又能不那么依赖美国,还能让更多发展中国家有说话的机会,算是眼下最靠谱的办法。 说到底,联合国这趟“折腾”,全是美国不负责逼出来的,当年国际刑警组织就是因为法国设置障碍,最后搬到了新加坡。 倘若美国依旧扮演“老赖”角色,拒不履行应尽义务,长此以往,联合国未来彻底迁移驻地并非毫无可能。 国际秩序与合作需各方诚意维护,美国此举实在令人堪忧,而现在这个“分散办公”的尝试也说明,国际组织不是哪一个国家的“后花园”,只有大家都担起责任,才能把全球的事办好。 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选择阅读了此文,这说明是对我水平的认可,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再次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502
墨魂

墨魂

持续分期不稳定减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