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刚结束在中国四天的访问,俄罗斯那边就放出消息,中俄要在2026年上半年签个《远东国际超前发展区政府间协议》。 这协议被媒体说是普京给中国的“万亿大礼包”,里面的好处多到让人直呼“离谱”:中国企业去远东开公司,前十年不用交企业所得税,后面二十年还能享受超低税率;公司数据绝对保密,审批走“绿色通道”,连俄罗斯中央政府都专门设了个办公室给企业当“客服”。 这协议可不是普京临时起意,而是他憋了十二年的“压箱底”绝活,2013年,普京就提出要在远东搞“超前发展区”,想把这片占俄罗斯40%面积、却只住着5.6%人口的荒地,变成吸引外资的“经济特区”。 但远东太偏了,基础设施差得要命,修条路都能拖好几年,劳动力也少得可怜,企业去了根本招不到人,再加上俄罗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策经常“打架”,远东开发喊了十几年,连个像样的工厂都没建起来。 直到2022年俄乌打起来,西方国家集体制裁俄罗斯,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切断了俄罗斯的金融系统,俄罗斯经济直接“躺枪”。 2022年劳动力少了200万,外资全跑了,制造业和基建彻底凉凉,这时候普京才反应过来:远东开发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俄罗斯连“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机会都没了。 于是,普京开始疯狂“向东转”:今年7月,他亲自签了《国际超前发展区法》,给协议铺好了法律路;9月访华期间,中俄一口气签了20多份合作文件,从能源到航天,啥都谈。 回国路上,他还专门飞到海参崴,下令把“西伯利亚一号”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从每年380亿立方米提到440亿立方米,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最后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抛出远东协议,直接把西方制裁“打懵了”。 这份协议的“福利”有多狠?举个例子你就懂了,俄罗斯的企业所得税是20%,但协议直接给中国企业免了十年,后面二十年还打对折。 假如一家中企在远东一年赚5亿,十年就能省10亿的税,这钱够建好几个工厂了,更绝的是,这些优惠不是地方政策,而是俄罗斯国家级法律,稳定性比“铁饭碗”还硬。 除了免税,俄罗斯还专门给中国企业开了“绿色通道”,以前企业办个手续,得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章,现在直接对接中央政府的“远东国际发展协调办公室”,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 更夸张的是,在黑瞎子岛等试点区域,中俄还要一起建跨境物流中心,甚至可能搞“一岛两制”吗,两边用不同的法律,但合作无障碍。 俄罗斯为啥这么“大方”?说白了,是算清了账,远东有石油、天然气、木材,但没人开发;中国有钱、有技术、有工人,正好能补上俄罗斯的短板,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在俄罗斯的业务2024年涨了35%,人民币结算占了22%。 比亚迪电动车进俄罗斯后,一年就抢了10%的市场;华为手机在俄罗斯卖得最好,占了48%的份额,这些数据说明,中国企业是远东开发的“关键钥匙”,俄罗斯不给点甜头,根本吸引不来人。 协议一公布,全球媒体的反应特别有意思,欧洲那边直接“酸”了:英国《金融时报》说俄罗斯在“抱中国大腿”,德国《商报》提醒企业小心中国在远东“长期扎根”,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更夸张,说这是“战略风险”,怕中俄合作影响欧洲的“大计划”。 但欧洲企业可不管这些,2024年欧洲在俄罗斯的投资亏了80%,而中国企业靠着政策优惠和产业链优势,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欧洲人嘴上说不,身体却很诚实。 美国那边更慌,虽然官方没吭声,但智库分析说,中俄远东合作要是成了,其他国家可能会跟着学,中亚、东南亚国家要是也和中国搞免签、能源合作,西方的话语权就得被削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中俄贸易还会涨8-12%,而俄罗斯对欧洲的依赖会降60%,美国制裁了俄罗斯三年,结果俄罗斯和中国越走越近,这波操作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西方国家动不动就冻结资产、切断金融系统,结果俄罗斯没垮,反而和中国越走越近,2024年中俄贸易都突破2400亿美元了,远东地区占了15%。 更搞笑的是,英国自己偷俄罗斯的钱送给乌克兰,俄罗斯转头就用远东合作“回礼”中国,这波“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玩得太溜了。 其实,中俄远东合作早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从2013年普京提构想,到2025年法律落地,十二年磨一剑,靠的就是耐心和务实。 中国企业去远东,不是去当“救火队员”,而是带着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和俄罗斯一起修路、建厂、培训工人,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比西方“薅羊毛”式的制裁高明多了。
俄军强援已经确定,但离开中国之前,普京却因为一个提问很不高兴。当俄罗斯国际文
【9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