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诸葛亮大婚。送走宾客后,他在婚房前踌躇踱步,想起岳父说的话:小女皮肤黑、头发黄、长相丑,心中顿时喜忧参半。他一咬牙推门进去,掀开红盖头,却不想吓了一跳。 诸葛亮出生在公元181年,东汉末年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家里是当地望族,祖上诸葛丰当过司隶校尉,管着京师行政和监察,地位不低。父亲诸葛珪是泰山郡丞,相当于副市长级别,叔父诸葛玄做过豫章太守,和袁术刘表这些大人物有交情。诸葛亮小时候父母双亡,八岁那年父亲去世,就跟着叔父生活。叔父带着他和兄弟姐妹南下荆州,投奔刘表。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蒯祺,二姐嫁给庞山民,后者是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叔叔。这层关系让诸葛亮在荆州扎根,结识了不少名士。十七岁叔父去世后,他带着弟弟诸葛均去襄阳隆中躬耕,过着种地读书的日子。其实这躬耕不是穷苦农民那种,他是小地主,庄园里有童子帮忙,闲下来就和朋友讨论天下大事,自比管仲乐毅,志向远大。身高八尺,样子俊伟,很快就得了卧龙的称号。 诸葛亮这人从小家道中落,但脑子活络,早早明白婚姻不是儿女情长的事,尤其在乱世,得靠它来铺路。公元200年,他十九岁,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氏。这黄承彦是荆州名士,主动提亲,说女儿皮肤黑头发黄长相丑,但才华能配得上诸葛亮。诸葛亮一口答应了。为啥呢?因为这不是简单娶媳妇,而是场政治联姻。黄承彦老婆是蔡讽的女儿,蔡讽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刘表,刘表是荆州老大。这样一结亲,诸葛亮就间接攀上刘表这棵大树。加上姐姐们嫁的蒯家庞家,都是荆州四大家族,诸葛亮的关系网一下子织密了。他家原本是山东旺族,迁来荆州后需要本地势力支持,这婚事正好补上缺口。黄氏外貌平凡,但家族背景强悍,对诸葛亮未来仕途有大帮助。民间传言黄氏丑陋,谚语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其实父亲介绍女儿时谦虚罢了,黄氏知识广博,婚后操持家务,让诸葛亮无后顾之忧。 说起诸葛亮娶黄氏,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才华相配,但史实看,更像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三国时代,政治联姻太常见了,曹操嫁女儿给臣子拉拢人心,孙策周瑜娶乔家姐妹稳固联盟。刘备后来娶孙夫人,也是这种套路。诸葛亮当时虽隐居,但心系天下,娶黄氏等于搭上荆州四大家庭的船,蒯庞黄蔡刘,全连上了。这让他在刘表地盘上站稳脚跟,刘备后来听说他,也多亏这些家族提起。要没这层关系,三顾茅庐怕是没戏。黄氏嫁给诸葛亮后,夫妇俩生活平淡,她在家带孩子,诸葛亮忙事业。诸葛亮四十多岁才有亲生儿子诸葛瞻,早年过继侄子诸葛乔为子。黄氏没留下多少记载,但她帮诸葛亮稳住后方,让他专心从政军务。婚姻在乱世就是资本,诸葛亮这步走得精明,换来后来的一帆风顺。 婚后诸葛亮继续隐居隆中,直到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献上隆中对,规划取荆益联吴抗曹。刘备听后大喜,重用他。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盟,赤壁一战大败曹军。接着刘备占荆州四郡,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负责收租税供军粮。公元211年,刘备入蜀,诸葛亮留守荆州。公元214年,刘备取成都,诸葛亮升军师将军,管左将军府事。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当丞相,总揽朝政。公元223年,刘备死,刘禅继位,诸葛亮受托孤,封武乡侯,领益州牧,开府办事。公元225年,他南征平叛,收服南中人心。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内政上兴水利修法度,外事上稳联盟抗曹魏。黄氏在后方默默支持,生下诸葛瞻,过继诸葛乔。诸葛亮没纳妾,一生忠于黄氏,这在当时罕见。 诸葛亮后期专注北伐,从公元227年起,五次出兵曹魏。第一次祁山,马谡失街亭,他自贬三级。第二次攻陈仓,粮尽退兵。第三次取武都阴平。第四次祁山,射杀张郃。第五次五丈原,对峙司马懿。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军中,终年五十四岁。黄氏结局史无明载,但她见证了诸葛亮从隐士到丞相的转变。诸葛亮这辈子,婚姻是起点,通过黄氏家族,打开了仕途大门。民间传说黄氏发明木牛流马啥的,没史实依据,但她贤惠是真。诸葛亮没扩展野心,始终忠于蜀汉,没美化负面人物,他自己也有失误,如街亭败仗,但整体是实干家。婚姻改变命运,古今都这样,诸葛亮娶黄氏,靠的不光是运气,还有对乱世的清醒认识。
三国猛将分为五档,赵云排在第几档?第五档:华雄、马忠、武安国、纪灵、李严、鞠义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