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拍板!   从体验到拍板,佩泽希齐扬只用30分钟,就决定将伊朗铁路交

波览历史 2025-09-07 00:41:03

伊朗总统拍板!   从体验到拍板,佩泽希齐扬只用 30 分钟,就决定将伊朗铁路交给中国修。   天津上合峰会落幕,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与其他国家元首一同登上从天津开往北京的高铁。30分钟的旅程中,列车平稳得让他能轻松翻阅文件,窗外景物飞速掠过。   这趟旅程让他在随后的双边会晤中明确提出,希望中国帮助伊朗改造国内铁路和高速公路。对伊朗而言,这不是简单的合作请求,而是突破发展困局的战略选择。   伊朗的交通难题早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德黑兰到马什哈德的铁路是全国最繁忙的干线之一,连接首都与宗教圣地,每年运送数百万朝圣者和大量农产品。   但目前列车最高时速仅60公里,全程需12小时。朝圣者常要在摇晃车厢里熬夜赶路,农民运输的水果因长时间颠簸,一半在途中腐烂,一年损失达数亿美元。   高速公路也不容乐观,计划修建的840公里新路进展缓慢,现有2000公里高速中,400公里是堵点,山区单车道和老化桥梁让货车常堵五六个小时,物流成本极高。   佩泽希齐扬的决定源于对中国基建模式的认可。这种认可不仅来自高铁体验,更源于中国在全球基建项目中的表现。   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为例,新加坡运营时6年货物吞吐量仅570万吨,基础设施失修。   中国接手后,升级设施、建设配套公路和机场,2023年自贸区吸引40余家企业入驻,远超印度运营的恰巴哈尔港自贸区的15家。   这种“建设 + 运营 + 孵化”的全周期模式,正是伊朗急需的。   中国与伊朗的合作模式有别于西方。美西方制裁下,伊朗外汇紧张,中国提出“石油换基建”,用未来石油收入抵工程款,避免一次性大额支出。   更关键的是,中伊贸易80%用人民币和伊朗本币结算,9月6日伊朗里亚尔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在0.0001698左右,这种货币自主权让伊朗摆脱美元依赖,在制裁中保持经济活力。   从地缘经济看,中伊铁路合作意义重大。6月通车的中伊铁路将中国西安到伊朗的运输时间从海运30多天缩至15天,避开霍尔木兹海峡地缘风险。   伊朗媒体称其为“华盛顿无法巡逻的独立钢铁动脉”。德   黑兰 - 马什哈德铁路改造后,货运能力将提升3倍,年货运达1500万吨,沿线农产品能快速运出,价格提升,农民收入增加。   中国的技术方案贴合伊朗实际。伊朗多山地、地震频发,夏季高温达50℃,普通铁路技术难以适应。   中国有丰富经验,为伊朗定制抗高温、抗震的轨道和信号系统。项目建设优先采购伊朗本地钢筋、水泥,带动3万人就业,还培训本地维护人员,助力伊朗建立交通产业体系。   对比其他国家在伊朗的项目,中国合作更可靠。过去伊朗与欧洲企业签的基建合同,因欧洲企业怕美国制裁多半途而废。   2015年伊核协议后,伊朗撕毁14个与中国企业的合同转找欧洲企业,最终无果。这些教训让伊朗明白,合作方不仅要有技术,更要能担风险。   现在中伊已开始对接项目细节,德黑兰 - 马什哈德铁路改造是重点。这条926公里线路电气化改造后,时速提至200公里,车程从12小时缩至6小时。   中国工程师已开展前期勘察,根据伊朗地质和气候定制方案。   伊朗交通部预测,项目建成后国内主要城市单程时间缩短70%以上,农产品运输损耗降六成,带动GDP增速提升0.5个百分点,每年减少逾5亿美元损失。   中国在伊朗的合作不止交通,还涉及环保等领域。中国企业在德黑兰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处理200吨生活垃圾并发电,解决污染又供能。   这种多元合作让伊朗看到实际好处。   网友说:“不是伊朗非找中国不可,是别人真的没中国靠谱。”中国的优势在于技术、资金,更在于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推进合作。   对伊朗,铁路改造是发展出路;对中国,是分享技术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工程师的勘察工作在伊朗各地展开,他们测量地质数据,与当地技术人员交流。不久后,伊朗可能响起中国高铁轰鸣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参考资料: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乘高铁抵达北京2025-09-02 12:55·京报网

0 阅读:835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