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经为岛内的“统派”,找到了一个新的“代言人”。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秀柱,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时,一个清晰的“破局”信号,就已经发出:大陆的耐心已经耗尽,未来,只跟“行动派”打交道。 马英九当年手里的好牌,简直是两岸关系里的 “王炸”。 他掌台湾大权的 8 年,是大陆对台释放善意最足的 8 年。为了拉近距离,大陆干了多少实在事?推动 ECFA 生效,让台湾的水果、电子产品进大陆市场时关税降了又降; 开通两岸 “三通” 直航,飞机不用再绕着海岸线飞,省了时间也省了钱;台胞来大陆上学,手续简化了不少;就连台湾遇上台风、地震,大陆都是第一时间送物资、派救援队。 大陆做这些,不是没目的 ——就是想借着让两岸老百姓日子过近点,为统一打基础。可马英九呢?偏偏选了条 “混日子” 的路,抱着 “不统、不独、不武” 的 “维持现状” 不放。 他总觉得这样能两边不得罪,是 “小聪明”。 可实际上呢?他既没敢趁着权力在握,推动两岸坐下来谈政治统一;也没管岛内的 “台独” 苗头 — 看着 “去中国化” 的课本走进校园,没站出来拦;看着台当局里藏着的 “隐性台独” 官员搞小动作,也没严肃处理。 这种 “拖延战术”,根本不是稳妥,是给 “台独” 递刀子! 那 8 年本是两岸统一的 “黄金期”:大陆经济越做越大,国际上说话越来越有分量,要是马英九能往前推一把,两岸关系早不是现在这样。 可他的 “不作为”,让岛内年轻人慢慢忘了 “统一” 是啥;让 “台独” 有了喘息的机会,借着 “维持现状” 的幌子,偷偷攒力量、炒 “对抗” 话题。 等到 2016 年民进党上台,敢明目张胆挑战 “一个中国” 原则,说到底,就是沾了马英九时期 “放任” 的光。也正是这 8 年,大陆彻底看清:没有 “统一” 心思的 “维持现状”,就是 “台独” 的遮羞布,再等下去只会更被动。 再看洪秀柱,跟马英九比,简直是 “行动派” 的标杆。 早在 2016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她就敢当着全岛的面喊 “两岸同属一中,最终要统一”。那时候 “台独” 势力骂她、排挤她,连有些台湾政客都躲着她,可她半点儿没怂,该说的话一句没少。 卸了国民党主席的职,她也没闲着。带着台湾的年轻人去大陆的科技园看,让他们亲眼看看大陆怎么搞创新;拉着两岸的文化团体合作,一起排戏曲、办民俗展,就想让两岸同胞的文化根扎得再深点; 甚至在国际场合,只要听见有人替 “台独” 说话,她立马站出来反驳,把 “一个中国” 的理儿讲得那叫一个透彻。 大陆把她请上天安门城楼第一排,还有个更深的心思 — 给岛内划清楚 “红线”。 现在民进党跟外国势力走得越来越近,今天搞个 “军事演习”,明天炒个 “过境” 话题,就想一点点推进 “台独”;还有些台湾的 “温和派” 政客,还学着马英九那套 “模糊打法”,想靠 “拖延” 捞政治好处。 这种时候,大陆必须亮明态度:统派里,谁真为统一干事,大陆就认谁、支持谁;谁要是还想混日子、帮 “台独” 打掩护,那对不起,往后没你的位置。 从当年对马英九的 “全力善意”,到现在只认洪秀柱这样的 “行动派”,大陆对台的策略变了,但核心没变 , 统一不是嘴上说说,得靠实实在在的行动。 那些还在观望、还在耍 “小聪明” 的台湾政客,该醒醒了:历史不等人,只有跟着 “行动派” 一起,为两岸统一做事,才不会被淘汰。 而洪秀柱能坐上天安门城楼第一排,就是大陆给所有真正统派的 “定心丸” 干事的人,永远有舞台。
马英九大陆遇冷才明白:大陆并不是非他不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这回马英九
【32评论】【11点赞】
风继续吹
陈水扁说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台独”,一语道破
征鸿
柱姐再年轻20岁好了
放飞的码头
马阴沟明统实独,是个墙头草,投机分子一个
A
定点清除!速战速决才是上上策!已经是拖不可拖了
dadachon
她在台没有一点效果,明里人都知道她是暗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