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7岁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迎娶29岁女军医,婚后生下儿子陈由伟。如今,

瑶光映心曲 2025-09-08 19:48:37

1980年,47岁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迎娶29岁女军医,婚后生下儿子陈由伟。如今,他这唯一的儿子生活得怎样了?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出生在福建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家里条件一般。他从小身体弱,得了肺结核,但对数学特别上心。1941年4月福州沦陷前,他随父亲迁到三明市,继续学算术。1950年考上厦门大学数学系,提前毕业后去北京四中教书,因为口齿不清,主要批改作业。1954年调回厦大当资料室管理员,后来升助教。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参加华罗庚的数论讨论班。 1962年陈景润升助理研究员,专攻哥德巴赫猜想。1966年他证明了1+2形式,1973年在《中国科学》发表详细证明。这项工作在国际上引起注意,推动了数论研究。1977年他升研究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1984年起他患帕金森综合征,身体渐弱,1996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遗体捐献给医院。 陈景润的婚姻来得晚。1977年11月他因病住院,在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遇到进修的由昆。由昆来自武汉军区医院,两人通过通信交往两年。1980年初他求婚,由昆同意,但后来他悔婚,由昆赶到北京说服他。这事上报中央,领导同意尊重个人选择。1980年8月25日他们在简朴会堂结婚,由昆调到309医院,两人住中科院小屋。 婚后1981年由昆怀孕,生下儿子陈由伟。陈由伟小时候聪明但调皮,不爱数学班,陈景润支持他自己的想法。高中选文科,大学先读商科,后去加拿大留学,一年后转数学,获硕士。回国后创业做医疗行业,现在在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当副总经理,还创立陈景润科学基金会,支持科技人才。 陈景润一生专注数学,从小病弱到成为院士,他的路走得踏实。很多人以为数学家后代会继承衣钵,但陈由伟选择了不同路径。这不奇怪,父亲的成就太大,儿子想走自己的路也正常。现在他事业有成,基金会也办得有声有色,证明了不一定要当数学家才能出彩。 谈起陈景润的家庭,由昆在婚后一直支持丈夫工作。陈景润每天钻研公式,由昆处理家务。儿子出生后,家庭更温馨。陈景润逝世时陈由伟15岁,由昆独自抚养他,继续在医院上班到退休。陈由伟留学归来后,母子俩关系密切,他常参加活动回忆父亲。 陈由伟的职业选择反映了时代变化。过去像陈景润那样纯学术的人少,现在年轻人更注重实际应用。他在公司管理职位,结合数学背景做信息科技,这比单纯研究更接地气。基金会的事也体现他对父亲遗产的传承,不是抄袭,而是用新方式推广科学。 陈景润的贡献不止于猜想证明,还影响了后辈。他的工作让中国数论在国际站稳脚跟。儿子陈由伟虽没走学术路,但通过基金会资助年轻人,间接延续父亲精神。这父子俩的人生,像数学题一样,各有解法,却都合理。 由昆在陈景润生病后照顾他多年。帕金森让陈景润行动不便,由昆帮他维持生活。儿子小时候见父亲这样,长大后更懂得独立。陈由伟现在的生活稳定,工作在北京,偶尔回福建老家,参加宗族活动。

0 阅读:77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