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说郑丽文主张“两岸统一”并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这会导致国民党失去选举优势,甚至可能“害死国民党”!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风云变幻,总让人捉摸不透。
郑丽文高调主张两岸统一,坚持九二共识,党内呼声一度飙升到57%,却遭侯友宜直言这会让国民党丢掉选举优势,甚至“害死国民党”。
领导层冷眼旁观,资金链捉襟见肘,老派人物格局狭隘,只顾党内利益,民族大义抛诸脑后。
朱立伦嘴上喊交棒,手头却忙着铺路,赵少康聘书到手,罗智强怒发长文。国民党还能否翻出新花样?这场权力游戏,谁是赢家?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举行,现任主席朱立伦多次公开表示要交棒,强调党内需要新鲜力量接班。
他点名台中市长卢秀燕作为热门人选,卢秀燕在市政上表现稳健,朱立伦甚至在记者会上反复提及她的名字,希望她能稳定蓝营局面。
然而,卢秀燕很快通过秘书回应,选择专注地方事务,不参与党务高层角逐。这番表态让党内局面瞬间松动,原本平静的选举准备转为多头并进。
目前已有九位候选人登记,包括前立委郑丽文,她从民进党转入国民党后,一直强调两岸议题的重要性。
郑丽文在登记现场公开重申,台湾与中国大陆血脉相连,必须回归九二共识的基础。
这番言论迅速在网络扩散,深蓝派和年轻党员转发支持,民调显示她的支持率一度达到57%对27%的领先优势。
国民党这些年选举屡屡失利,内部派系拉锯不断,这次主席之争更暴露权力角逐的本质。
朱立伦的交棒承诺虽响亮,但党内老将们担心民进党的抹红攻势会卷土重来,整个夏天选举氛围渐趋紧张。
郑丽文的参选引发党内争议,她旗帜鲜明支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支持两岸统一。
新北市长侯友宜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这种立场会削弱国民党在选举中的竞争力,甚至可能拖累整个党派。
侯友宜的表态迅速传开,媒体跟进报道,指出高层对郑丽文的冷处理已成定局。
郑丽文虽有基层支持,但党高层派系主导资源分配,她的团队预算被大幅削减,基层活动经费短缺,只能靠个人垫付。
党内资深成员私下议论,国民党老派人物格局狭小,只怕民进党施压,党内利益丢了就麻烦,民族大义往往往后放。现状维持不变,难有新突破。
郑丽文强调党主席与总统候选人应由公平初选产生,反对私相授受,但高层似乎更在意选票和外部压力。
国民党过去几次选举失利,根源在于路线模糊,照顾美国因素,避免大陆议题惹火上身。
郑丽文的统一主张虽获深蓝认同,却被视为选举负资产,给民进党递刀子。高层冷遇让她难有作为,党内呼声虽高,实际操作空间有限。
朱立伦的交棒行动备受质疑,他9月4日在党部颁发中评会主席团聘书给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和前台大校长管中闵。
这项安排等于变相帮赵少康拿到参选资格,因为党规要求候选人必须有中评委资历。赵少康接过聘书后,表示如果卢秀燕、朱立伦和郝龙斌都不出马,他会认真评估参选。
外界解读,这像是朱立伦维持自身影响力的操作,赵少康作为战斗蓝成员,恢复党籍已满一年,此举符合党章,但过程仓促。
同一时间,前台北市议员罗智强在网络发布长文,直指朱立伦的安排像是针对特定人选的规则调整。
罗智强本计划登记,却发现自己没被列入名单,只能通过发文质疑公平性。他的文章浏览量破万,引发年轻派议论,指出钦点方式会加剧党内分裂。
朱立伦团队回应称,一切按党章执行,但未进一步解释。赵少康在访谈中重述聘书细节,暗示不会贸然行动,但已准备好。
罗智强走访旧识,寻求盟友支持,他的发文让党内小规模抗议出现,几名党员要求透明规则。国民党主席之争就这样在操作与表态中推进,权力流动悄然进行。
选举报名阶段从9月1日至5日拉开帷幕,九位候选人陆续现身,包括张亚中、卓伯源和罗智强。张亚中宣布参选时,批评朱立伦和罗智强消费卢秀燕,呼吁尊重制度,抵制酱缸文化。
罗智强则表示,2026年完成县市长选举后,3个月内以党主席身份征召卢秀燕参选2028总统。
9月5日,海基会前顾问蔡志弘举行记者会,正式宣布参选,承诺深化蓝白合。赵少康获聘后,党内电话铃声不断,朱立伦与郝龙斌讨论潜在人选。
郝龙斌虽未表态,但被点名为备选。洪秀柱北上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回顾国民党历史贡献,话语中隐含对摇摆者的提醒。国民党定位模糊,原则让位于利益盘算。
郑丽文虽筹得一千三百多万经费坚持,但高层冷遇难突破。党派继续充当选举工具,选民渐生疏离,维持现状慢慢淡出主流舞台。
国民党主席选举不仅是权力更迭,更是路线选择的关键。郑丽文主张脱胎换骨改革,警告民进党两岸路线让台湾更危险,她提出两岸强强联手政见,目标让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重返2028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