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籍“日本汉奸”石平被冻结国内财产了,忘了自己祖宗,为日本效力。 石平的人

百日依山尽 2025-09-09 14:23:51

四川籍“日本汉奸”石平被冻结国内财产了,忘了自己祖宗,为日本效力。 石平的人生轨迹充满转折。1984年,他以成都七中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四年后赴日深造,1995年加入日本国籍并改用现名。起初,他在学术圈以“中国哲学研究者”身份活动,2000年后却逐渐转向公共领域,从批评中国环境政策到质疑历史问题,言论尺度不断突破。 2012年钓鱼岛争端期间,他接受《产经新闻》专访时称“钓鱼岛属于日本有国际法依据”,引发在日华人团体抗议;2018年参拜靖国神社后,更被网友扒出其母至今仍居住在成都老宅,每月领取退休金。 此次财产冻结的直接原因,与2025年3月日本通过的《特定历史研究管制法》有关。该法案要求所有涉及二战亚洲战场的学术成果,需经日本防卫省审查后方可公开。 石平作为法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不仅在国会听证会上为限制中国学者接触战前档案辩护,还通过个人自媒体平台散布“南京大屠杀虚构论”。这些行为触碰了中方红线——冻结公告中特别提及“长期歪曲历史事实、损害民族感情”,指向性十分明确。 财产处置的细节颇具看点。据成都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石平在国内的资产主要包括两处房产:一处是其父母留下的老宅,位于武侯区玉林东路,目前由其堂兄代管;另一处是2010年以“海外投资”名义购入的商业写字楼,位于高新区天府三街,长期出租给某科技公司。 冻结令下达后,租户迅速收到法院通知,要求将租金汇入指定监管账户。更耐人寻味的是,石平妻子名下的一家文化咨询公司,其注册地址竟与老宅相同——这家公司过去十年间为日本右翼媒体提供“中国舆情分析”服务,客户包括《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 东京政坛对此反应谨慎。自民党内部有人试图淡化影响,称“个人言论不应影响中日关系大局”;但民间团体“历史真相守护联盟”却收集到超过5万份联名信,要求剥夺石平的“在日外国人永久居留权”。 这种分裂,折射出日本社会对历史问题的复杂心态,既想利用右翼声音对华施压,又担心过度刺激导致经济利益受损。毕竟,石平妻子公司的最大客户,正是近期参与中方新能源汽车电池招标的三菱商事。 在川渝两地,石平的遭遇引发不同讨论。成都茶馆里,退休教师们翻出1984年的《成都日报》,上面还登着石平考入北大的喜报;而在重庆解放碑的留学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则收到不少咨询:“在国外发表言论的边界在哪里?”当个人选择与民族记忆碰撞时,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历史责任,成为无法回避的命题。 石平的财产冻结事件,如同投入中日关系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它提醒着人们:在这个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每个人的言行都可能被历史记录;而那些试图割裂文化根脉、否定共同记忆的行为,终将在时间的审视下显露出其真实重量。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