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拥有了北斗系统,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说实话,你可能不信,要是现

冷紫叶 2025-09-09 15:27:42

中国已经拥有了北斗系统,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说实话,你可能不信,要是现在真全部换成北斗,我们的手机估计都不能用了。 这事儿跟技术先进不先进没关系,全是现实里的弯弯绕绕。 你别看现在新手机都说支持北斗,2024年的数据显示国内98%的智能手机都能接收北斗信号,但你打开导航软件时,它后台照样在偷偷用GPS信号。这就跟家里同时装了联通和电信的宽带似的,哪个信号好自动切哪个。 手机芯片里早就把北斗和GPS的接收模块做在了一起,就像给导航装了双保险,要是突然把GPS这路信号掐了,很多老款手机直接就懵了,毕竟五六年前的机型压根没装北斗接收模块。 这里面有个时间差的问题,GPS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铺满全球了,咱们的手机厂商、地图软件商跟着它做了二三十年的技术适配。北斗虽然2020年就完成了全球组网,但真正让手机芯片、导航App都吃透它的脾气,还得一步步来。 株洲那边的北斗产业园里,企业花八年研发的天线技术刚能量产,这还是有政府扶持的情况。全国那么多做导航设备的小厂,哪能说转就转过来。 政策上也没说要把GPS一脚踢开,早在2017年,中美就签了协议,允许北斗和GPS的民用信号互相兼容,这就意味着你的手机同时收到两个系统的信号时,定位会更准。 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有时候GPS信号被挡住了,北斗就能顶上,到了开阔地带,GPS又能帮着校准精度,去年临武县的出租车全换成北斗系统后,司机们发现定位确实更稳了,但导航软件里那些店铺地址、路况信息,还是得靠多年积累的GPS数据打底。 产业链的惯性更难打破,截至2024年底,北斗芯片卖了5亿多片,但市面上在用的带定位功能的设备超过15亿台。那些正在路上跑的老汽车、还在田里作业的旧农机,很多只认GPS信号。要把这些设备全换成北斗兼容的,得花多少钱? 株洲规划用五年时间把北斗产业链做到500亿规模,现在才刚过40亿,急不来,就像家里换家具,总不能一天之内把沙发、桌子全换成新的。 用户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在用北斗,去年中关村论坛上展示的北斗短报文手机,在没信号的荒野能发求救信息,但多数人平时用导航时,根本分不清是北斗还是GPS在干活,地图软件也不会特意标出来,反正哪个好用就用哪个,这种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比技术升级还慢。 国际上的规矩也得遵守,GPS占了先到先得的便宜,在卫星导航的黄金频段里占了不少位置,北斗要在这些频段里发信号,就得跟GPS协调好,不能互相干扰,这种技术上的互相依赖,让谁都没法轻易独来独往。 现在中俄也在推动北斗和格洛纳斯兼容,说白了就是大家搭伙做生意,用户得利就行。 当然,北斗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它的短报文功能能在没手机信号的地方发消息,去年就有驴友靠这功能在草原大雪里获救,在渔船、救灾车这些特殊设备上,北斗早就成了主力,但这些场景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日常导航,还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所以说,现在不是北斗不如GPS,而是两者早就你中有我了,工信部说要建"弹性智能"的北斗系统,意思就是既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不排斥别人的好东西。 等再过几年,旧设备慢慢淘汰了,新芯片普及了,说不定哪天你打开导航,后台默默用的全是北斗信号,自己都不知道呢,技术更替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事,急不得。

0 阅读:20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