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举正的父亲叫苑觉非,是国民党汶上县县长,与八路军115师将领陈光、杨勇,协

海边观潮客 2025-09-09 16:42:28

苑举正的父亲叫苑觉非,是国民党汶上县县长,与八路军 115 师将领陈光、杨勇,协调抗日合作。 1939 年 8 月,苑觉非向八路军提供情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以步兵、炮兵及伪军各一部,共 400 余人,由长田敏江少佐率领,从汶上县城出动,向梁山地区进犯,对鲁西进行 “扫荡”。 那会儿国共两党虽然名义上是合作抗日,但底下不少摩擦从没断过,有些国民党官员要么对八路军提防得要命,要么干脆想着 “坐山观虎斗”,等着日军和八路军两败俱伤。苑觉非能主动把这么关键的情报递过去,光这份格局就比不少同僚强太多 —— 他心里清楚,这会儿最要紧的不是分你我,是把拿着枪的日本人赶出去,不然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八路军,老百姓都得跟着遭殃。 陈光和杨勇拿到情报后,立马就琢磨起了打法。梁山那地方全是山地,日军的大炮、汽车根本展不开,正好能打伏击。他们把部队藏在梁山附近的树林和山沟里,等日军大摇大摆进了包围圈,突然就发起了进攻。日军被打蒙了,想突围又找不着路,长田敏江最后也被击毙,400 多人的队伍几乎被全歼,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 这仗打得漂亮,背后苑觉非的情报功不可没。可后来总有人提抗日,只说正规军多厉害,却忘了还有苑觉非这样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悄悄搭起合作的桥。其实那会儿像他这样的人不少,可能是国民党官员,可能是普通商人,也可能是村里的保长,他们不管党派,只认 “中国人” 这三个字,知道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扛过最难的时候。 要是当时所有国民党官员都能像苑觉非这样,少点算计、多点齐心,抗日的路说不定能走得顺点。毕竟国难当头,再盯着党派的小算盘,那就是把国家和老百姓往火坑里推。他做的事看着是 “递情报”,实则是守住了中国人该有的底线 —— 外敌当前,没有你我,只有我们。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