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父亲殉国之处湖北宜城,站在石碑前留下了这张照片。 面对镜头,张小姐的腰杆挺的笔直,目光坚定,似乎是在告诉所有人:父亲的血不会白流,迟早会让小鬼子血债血偿,并将他们赶出中国去。 你想想啊,1943 年的湖北宜城哪有那么安全?鬼子的巡逻队说不定还在附近晃悠,路上遇到危险连个躲的地方都难。张廉云一个姑娘家,既没有士兵护送,也没有特殊保护,就凭着一股劲往父亲殉国的地方闯,这可不是简单的 “胆子大”,是心里装着对父亲的念想,更装着对国家的骨气。她站在石碑前,脚下踩的是父亲流过血的土地,手里说不定还攥着父亲留下的小物件,每一分坚定都不是装出来的,是从骨头里透出来的。 再看她那腰杆,挺得比谁都直,眼神里没有半分委屈或害怕,反倒像一把没出鞘的刀,藏着股子 “跟鬼子拼到底” 的劲。这股劲其实是父亲张自忠将军传下来的 —— 当年将军带着部队跟鬼子死磕,弹尽粮绝了都没后退一步,最后倒在战场上,嘴里还喊着 “杀敌报国”。张廉云站在石碑前,就是把父亲的这股劲接了过来,告诉全世界:中国人不会因为失去英雄就垮掉,只要还有人在,就会接着跟侵略者干,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国。 现在咱们看这张老照片,可能会觉得照片里的人很陌生,但那股子坚定的眼神,咱们不该忘。那时候的人,不管是将军还是将军的女儿,都把 “家国” 两个字看得比命重。张廉云冒着危险留这张照片,不是为了自己出名,是为了给更多人打气 —— 告诉大家别放弃,英雄的血不会白流,胜利迟早会来。这种精神放到现在也一样,咱们不能忘了当年是谁用命换来了今天的安稳,更得把这份 “不服输、不忘本” 的劲传下去。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3年,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父亲殉国之处湖北宜城,站在
海边观潮客
2025-09-09 18:43:00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