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熊宇(正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贵州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安顺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熊宇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退休11年,收钱11年?国企老总的“安全着陆”梦碎了
茶杯还温,手铐已凉。71岁的熊宇在退休十一年后,等来的不是含饴弄孙的平静,而是一纸开除党籍的通报。
“退休即安全”?熊宇的落马像一记重锤,砸碎了某些人最后的幻想。7月28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的通报来得突然又必然——这位已卸任国企老总职务整整11年的“老领导”,被开除党籍、取消待遇,涉嫌受贿犯罪问题直接移送检察机关。通报里短短一句“退休后收受礼金”,彻底戳破了所谓“安全着陆”的泡沫。
01迟到的清算,11年不是“护身符”
时间拉回2014年1月,熊宇卸下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头衔,转身走入贵州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的办公室。彼时的他或许以为,十六年的国企生涯已画上句点,权力与风险一同封存。
公开履历冰冷地记录着:1953年出生的熊宇,在乌江水电浸淫十六年。从副总经理,到党委书记,再到2010年坐上总经理交椅,他一步步攀上能源国企的权力之巅。2013年3月当选省政协专委会副主任,2017年1月免职——看似平稳落地。
谁也没想到,十一年后的夏天,纪委监委的通报会撕开这层平静的假象。通报里“退休后收受礼金”七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穿了所有侥幸。原来,权力的余温从未散去,退休证挡不住伸向赃款的手。
02三任掌舵人,倒下一条腐败链
熊宇并非乌江水电落马的孤例。翻开这家能源巨头的“黑历史”,一幕黑色幽默正在上演:三任核心领导,前赴后继栽倒在同一个地方。
就在熊宇担任总经理期间,他头顶的两任董事长耿元柱、王文琦早已“翻车”。2019年8月和10月,二人因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先后在浙江宁波中院站上被告席。一个企业的掌舵人接连落马,绝非巧合。
当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相继被查,乌江水电的监督防线形同虚设已成定局。熊宇的通报,不过是这条腐败链条上最后落下的铡刀。
03退休照收钱,权力从未“过期”
贵州省纪委监委的通报,字字如刀:
退休不是挡箭牌:“廉洁底线失守”的定性下,赫然列着“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退休后收受礼金”。退休金与赃款同流,讽刺至极。
权力变现的生意经:通报直指其“将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用总经理职权,在工程承接等关键环节为他人开绿灯,“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对抗审查的末路挣扎:“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的评语后,紧跟着“对抗组织审查”的严厉指控。这不仅是贪婪,更是对党纪的蔑视。
通报最后那句“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彻底堵死了任何辩解空间。权力没有“冷却期”,退休更不是“免责卡”。
收钱的手,从办公室伸到了退休茶室。熊宇案如同一面照妖镜,照出腐败分子“退休保平安”幻想的可笑。当三任老总在同一家企业接连倒下,这已不是个人失足,而是权力失控的必然恶果。
养老金不是赃款的保护伞,退休证更非贪腐的免罪符。熊宇等待十一年的结局,再次印证一个铁律:只要伸了不该伸的手,无论躲多久、藏多深,该来的清算,迟早会来。(北京日报客户端)
用户10xxx68
为什么不在退休之前查出来呢?
用户97xxx71
支持死刑
魔鬼的佣人
深挖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