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50万”,三名菲律宾间谍被逮捕抓获,他们已在中国待了好几年,还会说中文,结果一查其中两人的身份,简直大跌眼镜。 2025年4月3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悄无声息地收了个“网”,三名菲律宾籍间谍嫌疑人被当场抓获。 别看他们中文讲得溜,证件齐全,穿着打扮也一副普通白领模样,可身份一查出来,谁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是普通人,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情报特工,背后还有菲律宾情报机关撑腰,甚至牵出了美国中情局的影子。 这起案件被网友戏称为“行走的50万”,是因为举报间谍最高奖励金额正是50万元人民币。他们的落网,也让“人人都是国家安全员”这句话不再只是口号。 三名嫌疑人分别是大卫·斯皮内斯(化名阿尔文)、阿尔伯特·恩丹西亚(化名亨利)和娜塔莉·普利萨多(化名丽莎)。 表面上,他们是靠奖学金来华留学的“学霸”,中文流利,专业对口,毕业后进入了咨询公司、科技企业和贸易机构。怎么看都是好青年,没点破绽。 可他们的真正身份,藏得一点也不简单。大卫和阿尔伯特其实是菲律宾军事情报部门的正式特工,娜塔莉则专门负责搜集经济情报。 他们的上线叫里奇·赫雷拉,是菲律宾军情系统的一名制内间谍,曾在美国接受过情报培训,手法老练,套路深。 这三人早在2018年就以海南师范大学奖学金生身份来到中国。毕业后虽然短暂回国,但很快又以工作或进修名义再次入境,长期活动于海南、广东一带。 2019年到2021年这段时间,他们安安静静地“潜伏”,直到2021年开始接受赫雷拉的指令,正式开展间谍活动。 他们干的活不算新鲜,但手段确实专业。带摄像头的无人机、超长焦镜头、地图测绘软件、加密聊天工具,一个都不少。 他们常年出现在军事基地周边,偷拍军舰起降、设施布局,甚至还试图记录军人出入的时间规律。 所收集的情报通过“死信箱”、加密U盘等方式传回菲律宾情报机关,每月还能从境外账户中领到2000美元的“工资”,根据情报价值还会有奖金。 令人咋舌的是,他们使用的间谍培训手册上,赫然印着“CIA”的标志。 这说明他们接受的训练,已经与美国中情局的标准接轨。这也就难怪,他们能在中国潜伏多年不被察觉。 不过,纸包不住火。国家安全机关早已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 2025年4月3日清晨,海南某军事基地附近,大卫和阿尔伯特被现场抓获。随后,当娜塔莉前来接应时,也一并落网。 现场搜出的证据堪称“教科书级别”:装有三百多段偷拍视频的U盘、加密通讯记录、带GPS定位功能的摄影设备、电子地图、涉军部署分析报告。 以及大量经济数据资料,应有尽有。毫无疑问,这不是普通人能搞到的“素材”。 案件目前仍在进一步侦办中。三人落网后,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还表示后悔不已。 他们承认利用中国提供的教育和工作机会从事间谍活动,愧对中国的信任和善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严重间谍罪,将依法受到严惩。 国家安全机关也强调,整个过程中依法保障了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法治原则和程序正义。 这起案件的背景也不是孤立事件。2025年的南海局势持续紧张,菲律宾屡屡挑衅,在仁爱礁、黄岩岛等海域频繁制造摩擦。 而三名间谍的活动区域恰好与南海相关联,其任务目标直指中国主力舰艇部署、空军演训安排,甚至企图掌握055型驱逐舰和轰-6K轰炸机的调动情况。 种种迹象显示,这些情报的最终受益方恐怕并不只是菲律宾。间谍手册上出现的CIA标志,以及他们所使用的美式通讯设备,背后的“操盘手”显而易见。 这起事件已不单单是国与国之间的情报摩擦,更暴露出美方通过“代理人”深度介入区域安全局势的图谋。 国家安全机关也借此发出警告:任何在华外籍人员都必须遵守中国法律,不得接受境外组织指使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旦触犯法律,将毫不留情依法追责。这起“行走的50万”事件再次敲响警钟,间谍活动早已不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威胁。 国家安全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全民参与、全民防范,才是筑起安全防线的根本。 信息来源: 《国家安全机关抓获3名菲律宾间谍》——光明网
三名“伪装者”落网!潜伏多年说流利中文,退役将军亲戚、优秀留学生竟是间谍节后
【6评论】【6点赞】
风雪夜归人
奖学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