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十分钟带你了解“螺钿艺术”有多美!

🐚螺钿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 这是一种将螺蚌壳、海贝通过切割、打磨、拼接,镶嵌等方式置于器物表面,形成的绚丽奇幻、流光溢彩的图案装饰。 🐚通常,人们由贝壳厚度不同,将螺钿工艺分为厚螺钿和薄螺钿。厚螺钿顾名思义,螺片较厚,多取自河湖中的蚌壳,色彩偏向白色或牙色,工匠将其嵌于漆面,施以髹漆,干燥后再磨平表面,这一技法自唐代兴起一直沿用到明清家具当中。 薄螺钿的螺片厚度低于0.5mm,裁切精薄如纸,多来自珍珠贝、夜光螺、鲍鱼壳等海贝,能折射出青红蓝等光泽。 点螺是薄螺钿的一个主要方法,需要将贝壳浸煮柔软,剥离出薄片,形成“点、抹、钩、条”等形状,在漆器未干时,将其一一粘贴上去,这一工艺自宋代开始,明代兴起,多用于漆器、乐器等精致物品。 🐚按照材料和技法,螺钿工艺又可分为平螺钿和雕刻螺钿,平螺钿的工艺有磨平打光、刻画阴线、粘合、上漆打磨等几个步骤;雕刻螺钿的工艺有雕、搜、堆、铲、嵌等几个步骤。 而与金银镂片一同装饰于漆面的叫平脱工艺,与珠宝、珊瑚、象牙、翠玉结合在器物上的叫百宝嵌。 🐚早在西周时期,螺钿漆器便已小露头角,可直到唐朝开始,这一技艺才迎来了黄金时期。 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花鸟纹优美灵动,螺片光璀璨夺目。同一藏地的平螺钿背八角镜也纹饰繁复华美,大唐遗韵尽显。 此外,还有国博的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都代表了这一时期螺钿的超高水准! 🐚苏州瑞光寺塔出土的花鸟纹嵌螺钿黑漆经箱以厚螺钿、线刻、平脱工艺的结合,展示出晚唐、五代的典型纹样和精美工艺。 海外回流的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细致描绘了人物、庭院和花草纹样,有着南宋至元初的雅致审美。 而到了元代,五爪龙螺钿盘,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都更加精细如画,色彩斑斓。 🐚明清时期螺钿工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巅峰,皇帝的宝座、达官的翘头案、罗汉床、显贵的储物盒、顶箱立柜、文人的文房四宝,无不凸显出精湛的技艺和奢华的风格。 同时,民间手艺人也大放光彩,江千里的黑漆底嵌螺钿生动典雅,卢葵生的百宝嵌和漆雕技法臻于精巧。 中国的螺钿工艺不仅影响日本发展出“莳绘螺钿”,朝鲜“漆螺钿器”,还通过广州在欧洲市场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