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王耀武在常德摆庆功宴,招待57师残存官兵,正吃饭时,军长傅仲芳带着一

月鹿简科 2025-09-11 15:43:29

1943年,王耀武在常德摆庆功宴,招待57师残存官兵,正吃饭时,军长傅仲芳带着一队士兵闯入,要抓走师长余程万。

1943年末的中国,战火纷飞,常德这座城成了日军心心念念的目标,拿下它,通往重庆的威胁就更近一步。

在风雨如晦、局势飘摇之时,国军第57师毅然接过这棘手重任。师长余程万亲率八千余将士,以慷慨豪情立下与城同生共死之誓言,其志可嘉,其情可叹。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后来那场惨烈血战的序曲。

摆在57师面前的,是超过三万人的日军精锐,兵力火力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11月25日,阴云密布。残暴的日军凶焰毕张,如恶狼般向常德西门与东门发起猛攻。刹那间,滚滚硝烟于城市上空弥漫开来,可怖景象令人心惊。

西门的守军硬是靠着坚固的工事,把日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给打了回去,七天时间里,近千名日军倒在了阵地前,但守军也几乎拼光了。

东门的战斗更是拉锯战,打得天昏地暗。日军久攻不下,旋即增调兵力,转而以重炮对大小河街、水星楼等地狂轰滥炸。刹那间,炮火如骤雨倾盆。

日军妄图依仗这般蛮力扭转战局、打破僵局。守军整排整连地倒下,到了11月29日,阵地终被攻破,除了百来号人转入城内,其余全部战死。

北门那边,日军更是被逼急了。打不下来,指挥官恼羞成怒,直接下令炮火猛轰,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最后甚至丧心病狂地动用了毒气弹。

北门处,残余官兵浴血奋战至最后一刻。他们以不屈之姿、无畏之态,力战而竭,终全部壮烈殉国,其忠勇浩气,于天地间长存。

城门一破,巷战开始。57师的官兵们没有一个想过后退,日军冲进城里劝降,压根没人搭理。他们心中唯有一念:“有墙御墙、有壕守壕、有坑据坑”。

每一条街巷、每一栋屋宇,皆化作双方反复厮杀、激烈争夺之阵地,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等到12月2日晚上,余程万再清点人数时,整个师的建制基本被打散,身边只剩下三百来号人了。

部队几乎打光,是死守到底全军覆没,还是想办法留下一颗火种?余程万内心如刀绞一般,最终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定:突围。团长柴意新毅然挺身而出,率领着仅余的五十余名士兵与十几名警察,决然留下担当断后重任。他抱定信念,只为给师长等人争取宝贵时间。

12月3日凌晨,余程万亲率二百余名官兵,于笔架城觅得良机,决然横渡沅江。他们气冲霄汉,似利刃划破暗夜的重重枷锁,浩浩荡荡,奋勇前行。

柴意新率麾下兄弟于城中发起决死冲锋,他们无畏向前,与敌殊死鏖战。奈何寡不敌众,全体壮烈牺牲。

他们的倒下,让常德这座英雄之城,也在那一刻蒙尘陷落。于德山的一座村落中,余程万为村民送至友军师部。他即刻启用电台,争分夺秒地与直属上级——74军军长王耀武取得了联系。

几日后,余程万随反攻之师重返常德。那一路金戈铁马,气势如虹,似要将往昔的阴霾一扫而空,再度踏上这片熟悉又历经沧桑的土地。

城中已然化作一片焦土。他在废墟中寻得柴意新的遗体,那身躯之上,弹孔星罗棋布,刺刀留下的创口纵横交错,触目惊心。

八千虎贲勇士浴血奋战,仅三百人得以幸存。这位出身黄埔一期的将领,目睹这惨烈之景,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湿了脸庞。

然而,他翘首以盼的嘉奖并未如期而至。在满心期待化作泡影的那一刻,生活的现实如冷水般兜头浇下,让他陷入无尽的失落与迷茫。

蒋介石对余程万未经批准擅自突围的行为“特别不满”,一道严令下来,要将他逮捕并执行枪决。

1943年12月10日,王耀武于常德为57师幸存官兵设庆功宴。席间,第99军军长傅仲芳带人闯入,公然拿出蒋介石手令,当即将余程万带走,押往重庆。

余程万即将被处以枪决的消息如惊雷般瞬间传开,舆论为之哗然。此讯似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整个社会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常德县长戴九峰发动了六万多老百姓签名请愿,希望能保下这位守城英雄。王耀武更是急得不行,他赶紧找到了自己的老上司、也是74军首任军长、时任蒋介石侍卫长的俞济时求助。

俞济时协同张治中等一众军政界耆宿,共同向蒋介石陈情求情,期望能达成所愿,众人的恳切心意在这一求情之举中尽显。

在多方奔走和舆论压力下,蒋介石的态度终于软了下来,同意将死刑改为有期徒刑。最终,余程万于军法处历经四月囹圄之困,后得保释出狱。

出狱后的余程万找到了著名作家张恨水,委托他将常德保卫战写成小说。

张恨水了解了全部经过后深受触动,决定分文不取,写下了《虎贲万岁》。他在书的自序里特别强调:“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时间是真时间,地点是真地点。”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