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打网约车,见女司机肩膀上蹲着一只野生动物狐獴,女子心有些害怕,仗着胆

英明果断雪梨 2025-09-12 01:26:50

上海,一女子打网约车,见女司机肩膀上蹲着一只野生动物狐獴,女子心有些害怕,仗着胆坐在后排。 谁知,没一会,狐獴跳就到后排座位,将她的双手和右脚咬伤。女子赶紧喊停车,可司机跟没听见似的,不停车。 随后,女子又被多处咬伤,甚至有的地方骨头都露出来了。女子即害怕又委屈,直接哭了出来。司机怒怼:你别哭了,咋不咬死你!下车后,女子报了警。 可没想到,司机录完口供就人间蒸发,联系不上了。无奈之下,女子只能找网约车平台讨要说法,可平台的处理结果让女子更加气愤。 这事听着就牙酸,先不说骨头露出来有多疼,单是司机那句“咋不咬死你”,就透着一股冷血劲儿!可这里头有个关键信息得先掰扯清楚——那“野生动物狐獴”压根不是咱们本土的保护动物,是原产非洲的外来物种,学名叫细尾獴,就是动画片里“丁满”的原型。 别瞅着长得萌,这玩意儿在国内属于“未经检疫的外来宠物”,私自饲养本身就踩了红线,更别说带到营运车辆里晃悠了。 懂行的都知道,外来宠物最要命的就是检疫问题。狐獴在野外会接触蜱虫、跳蚤,身上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狂犬病病毒,国内根本没有针对它的正规检疫流程。这女子被咬得骨头都露出来了,就算打了狂犬疫苗,还得担心有没有其他病菌感染——光后续的检查和治疗费用,就得不少钱,换谁能不委屈? 更让人窝火的是司机的操作。且不说她为啥要把狐獴放肩膀上开车,乘客都喊着被咬了要停车,她居然跟没听见似的继续开,这哪儿是营运司机?简直是放任伤害!录完口供就“人间蒸发”,大概率是当初注册网约车时就没提交真实信息——现在有些平台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身份证拍个照、驾驶证传个图就通过了,真出了事连人都找不着,这责任能赖到乘客头上吗? 再说说平台那“让人更气愤”的处理结果,用脚想都知道是啥套路。无非是“已对司机账号进行永久封禁”“我们会积极协助警方调查”,可一提到赔偿,就开始甩锅:“这是司机个人行为,与平台无关,建议您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话听着合理,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里写得明明白白,平台得审核司机的资质、监管服务过程,连司机是不是真把宠物带上车都管不住,凭啥收着平台费? 去年深圳就出过类似的事,有网约车司机带宠物狗上车咬伤乘客,平台一开始也说“管不了”,结果乘客一纸诉状把平台告了,法院最终判平台赔了三万多——理由就是平台没尽到监管义务。这上海的女子要是真走法律途径,未必赢不了,可普通人哪有那精力跟平台耗? 还有个细节没说透,那狐獴是哪儿来的?国内正规渠道根本买不到,十有八九是通过非法宠物代购进来的。这些代购为了赚钱,把外来动物塞在快递盒里运,存活率低不说,还带着一身病菌,买家以为捡了个“萌宠”,其实是揣了个“定时炸弹”。这司机怕是到现在都没意识到,自己养狐獴、带车上,早把《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踩了个遍。 说到底,这事里最冤的就是那名女子。出门打个车,没招谁没惹谁,平白被咬得血肉模糊,还得跟消失的司机、推诿的平台扯皮。真要论责任,司机得承担医疗费、赔偿金,还得为私自饲养外来物种接受处罚;平台也别想置身事外,审核不严、监管缺位,就得为自己的疏忽买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