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加控!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8日报道:“判囚 56个月黄之锋,在服刑期间再遭国安警加控一项‘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案件,上周五(9月5日)再在裁判法院提讯。 这位曾以“民主斗士”自诩的前香港众志秘书长,在服刑期间再遭国安警加控“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原本应在2027年1月重获自由的日子,因新案提讯再起波澜。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报道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外界对“刑期将尽”的幻想,也掀开了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年后,反中乱港分子“旧案未了、新罪又生”的残酷现实。 黄之锋案的特殊性,在于其暴露了反中乱港分子的“双面人生”。表面上,他们以“民主”为幌子煽动对抗;暗地里,却与境外势力勾连,企图将香港变为“以港遏华”的棋子。 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黄之锋曾在社交媒体直播煽动暴徒冲击机场,导致979班航班取消;2020年,他赴美与反华政客会面,策划“九月罢课”。 这些行为与美国国会山暴乱形成鲜明对比,当美国动用军队镇压暴乱时,香港国安法却以“打击极少数、保护大多数”的原则,维护了社会稳定与人权自由。 五年来,仅76人因违反国安法被定罪,远低于美国国会山事件中的千人重判,彰显了中国法治的公正与克制。 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周年之际,黄之锋案的持续发酵,恰是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缩影。 数据显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经济增速位列发达经济体前列,失业率维持低位,港股总市值较回归时增长十倍。 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更印证了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环境的信任。 然而反中乱港分子并未销声匿迹,2025年6月,香港警方国安处拘捕一名19岁女子,涉嫌为颠覆组织拍摄宣传片;8月,16名潜逃者被采取针对性措施。 这些案例表明,维护国家安全的斗争远未结束,香港仍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黄之锋案的深层警示,在于“爱国者治港”原则的不可动摇。 香港国安法通过“双执行机制”,中央设立驻港国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区设立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 实现了维护国家安全中央事权与特区责任的有机统一。 这种制度设计,既堵死了反中乱港分子进入管治架构的通道,又激发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内生动力。 2024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全面落实,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正是香港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彻底粉碎了港版“颜色革命”的阴谋。从“七月事态”到“反国教运动”,再到“修例风波”,香港激进活动日益加剧,暴力事件愈演愈烈。 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社会告别动荡不安、恢复安定安宁的局面是有目共睹的。 回想“修例风波”期间,普通市民连大街都不敢上,哪有自由?在公共场合说句普通话都有可能挨打,哪有人权? 反中乱港分子肆意阻碍交通、纵火、扔汽油弹,直接危害了广大市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国安法实施后,大街小巷迅速恢复了安宁,法治得到捍卫,正义得到伸张,市民安居乐业,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国际社会对香港国安法的评价,亦呈现两极分化。 一方面,许多国家政界、商界、学界积极评价其既回应民众诉求,又体现“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另一方面,某些西方媒体仍试图抹黑香港国安法为“苛政”。 但事实胜于雄辩:香港连续多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全球资本对港信心指数持续提升。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所言,香港国安法是“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香港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黄之锋案的持续审理,既是法治威严的体现,也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铭记。从“七月事态”到“修例风波”,香港经历的每一次动荡都印证。 没有国家安全,何谈民主自由?没有社会稳定,何来繁荣发展? 香港的未来,不在于少数人的煽动对抗,而在于全体市民在法治轨道上共谋发展。 正如香港特区政府所言,维护国家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香港才能在由治及兴的新征程中行稳致远。 当黄之锋在提讯厅内低头听判时,香港维多利亚港的霓虹依然璀璨,中环的街市依旧熙攘。 这座曾经历风雨的城市,正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而那些试图颠覆国家安全的旧梦,终将在法治的铁幕下化为齑粉。 这,正是历史给出的最公正的答案。
日本民众喊话石平“滚回中国”!人民日报:中国不是垃圾回收站。当中国外交部于9
【4评论】【3点赞】
吃瓜子磨损了门牙
爽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