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孽呀!”河南辉县15岁男孩因不可描述原因向同学借款2万元,约定利息26%,不料按期连本带息还款2.5万后,对方却说还得还7000利息,好家伙,借2万还1.2万,利息上涨至60%,男孩无力偿对方竟威胁拿20克黄金抵债(价值2万多),男孩父母发现后去找借款人理论,谁知对方也是未成年人,还声称钱都是自己做家教赚的,退不了!警方介入后,乖乖的都老实了! 今天聊的这事,就出在河南新乡辉县,不算啥陈年旧账,说起来这事儿也邪乎。 9月10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一个 15 岁的半大孩子,居然敢背着家里向外头借 2 万块钱。这么大的孩子,兜里平时能有几个子儿?敢动这么大的数,心里肯定有自己的小九九,只不过到底想干啥,现在还没听说有官方说法。 但最让人揪心的不是借钱这事,是那利息,借 2 万,一年下来光利息就 1 万多。这账一算就明白,年利率超过 50%,比银行那点利息高出一大截,这哪是借钱啊,分明是火坑,跳进去就难出来。 更离谱的是,到了该还钱的时候,那人竟然让孩子拿 20 克黄金顶账。现在黄金价儿摆在那,一克零售1000多,20克就是2万多,这不明摆着要把利滚利往死里算。 孩子拿不出黄金,这才瞒不住,捅到家长那儿去了。 换作谁是这家长,估计当时脑袋都嗡嗡的,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摊上这种事儿了? 面对家长找上门,后来派出所也问了,那出借人倒说得轻巧,说钱是自己做家教赚的。 这话听着好像没毛病,可细咂摸就不是那么回事。 家教挣的都是辛苦钱,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有把辛苦钱拿去放这种高利贷的? 更何况还是借给一个 15 岁的孩子,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孩子不懂事。 再说了,做家教就算挣得多,一下子能拿出 2 万闲钱,也不是那么常见,这钱的来路,其实挺让人犯嘀咕,不过派出所没说这方面有问题,咱也不能瞎猜,免得传瞎话。 好在派出所介入后,这事解决得还算利落,出借人把收的利息退回来了。但这里头有个说道,按规矩来讲,15 岁的孩子还不算成年,属于半大不小的,像借 2 万块这种事儿,根本不是他能做主的,家长不认,这债就不算数。 也就是说,从根上,这孩子就不该背这个包袱。 还有那利息,早就有规矩说,民间借贷利息超过 36% 的部分,官府不认,这 50% 的利息,明摆着是踩线了,不占理。 说到这,估计有人要问了,这孩子好好的,为啥要借这么多钱?其实这种事儿也不是头一回见。 去年就有新闻说,江苏有个 16 岁的孩子,为了买游戏里的装备,偷偷借了网贷,没几个月就滚到 5 万块,最后家长没办法,卖房才填上这窟窿。 今天这事里的孩子,虽说没说借钱干啥,但十有八九也是经不住啥诱惑。 现在的孩子,天天抱着个手机,游戏充值、给主播打赏、买那些时髦玩意,哪样都得花钱,手里钱不够,就容易走歪门邪道,这真是应了那句 “年少无知,容易栽跟头”。 家长这边,估计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可能平时工作忙,顾不上细瞅孩子的动静。 但话又说回来,孩子突然手里有了闲钱,或者花钱大手大脚的,当爹妈的总该能看出点苗头吧? 去年上海就有这么个事,家长发现孩子书包里多了个新款手机,追问之下才知道是借了高利贷买的,这时候再想辙,就被动多了。 所以说,家长平时还是得多跟孩子唠唠,知道他们心里想啥、外头干了啥,别等出了事儿才拍大腿,那时候可就晚了三春了。 再说说那出借人,不管这钱是咋来的,借给未成年人放高利贷,这事儿就不地道。之前河北就有过这么一档子事,有人专门盯着中学生放高利贷,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班房。 这些人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孩子胆小,就算被坑了也不敢声张,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 这次辉县这事,幸亏家长发现得早,派出所处理得也果断,不然这利息滚下去,孩子这辈子都可能被这事儿缠住,那可真是 “一步踏错,步步难行”。 要是学校能早点给孩子讲讲啥是高利贷,借了钱有啥后果,说不定就能少出不少这种糟心事。就像浙江有些学校,请民警去讲讲这些真事,孩子们听了之后,再遇到有人借钱给他们,第一反应就是 “这是不是高利贷”,这就起到作用了,真是 “提前打预防针,总比事后吃药强”。 说到底,护着孩子长大,不光是家里的事儿,各个环节都得跟上。就像栽树一样,不光要浇水施肥,还得搭个篱笆防着虫咬,这样树才能长得直、长得旺。 可不能让这些歪门邪道,毁了孩子的一辈子,那可真是造孽了。 信息来源: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 2025-9-10 河南新乡辉县,家长称15岁男孩借2万,1年利息1万多,“对方让孩子拿20克黄金抵账”出借人:借的钱是自己做家教赚的,派出所已经介入
“造孽呀!”河南辉县15岁男孩因不可描述原因向同学借款2万元,约定利息26%,不
豌豆大说法
2025-09-12 12:40:12
0
阅读:824
用户10xxx46
2万 利息 26% 140年 利息 才7000 我数学真不行 哪位行 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