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爱心还能赚钱?天上掉馅饼还是陷阱?你献爱心捐出去的钱,居然有人承诺“全额返现”,还加送“理财收益”?!这年头,连做慈善都能“赚钱”了? 先别急着心动,心动你就上套了!最近公安部和民政部专门发了个风险提示,说的就是这种拿“公益慈善”当诱饵的新型骗局。我举个真实案例:有个所谓“公益平台”号称你捐100块,他不仅全额返现,还额外给你10%的“爱心回报”…听上去是不是比存银行还划算?结果呢?成千上万人捐完钱,平台瞬间消失,群聊解散,APP打不开,只剩下捐款人一脸懵:我的善心呢?我的返利呢?? 其实这种骗局最毁三观的地方在于——它精准踩中了人的两种心理:一是想做慈善,二是想“顺便捞点好处”。骗子就是把“利他”和“利己”混在一起,让你觉得既崇高又划算。但我们用常识想想,慈善是什么?是无偿的、自愿的给予!哪有什么“捐钱必返利”这种好事?? 那我作为律师必须划个重点:真正的慈善募捐,根本不会承诺任何经济回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令禁止的。你看到所谓“配捐”“返现”“理财收益”这些词——快跑!绝对是骗局! 而且这类骗局往往还打着正规机构的名号,伪造证书、造假合同,甚至真的给你看几个受助孩子的照片(其实全是盗图)。他们最深的心机是什么?是把你的善良和贪心捆绑销售,让你不好意思质疑——“我要是怀疑,是不是太不善良了?” 记住:真正合规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资金流向可查,绝不对捐款人许诺“返利”。如果你看到某个项目说得天花乱坠,请立刻上“中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查一查它有没有公开募捐资格(顺便说一句,绝大多数诈骗平台压根没有!)。 最后送大家一句普法硬知识:《慈善法》第一百零一条明确规定——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否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有人可能问:“我捐钱做善事,怎么就成诈骗了?”关键就在 动机 !真慈善组织靠募捐做项目,哪有闲钱返利?假组织专盯你的本金。 做慈善是好事,但千万别让好心成了骗子的营业额。下次再遇到“公益返利”,先问问自己:这到底是做善事,还是被割韭菜?保持清醒,是对善良最好的保护。
献爱心还能赚钱?天上掉馅饼还是陷阱?你献爱心捐出去的钱,居然有人承诺“全额返现”
马俊哲律师
2025-09-12 14:44:51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