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就是出了一个球星,立刻逮着往废了用!看看王钰栋,18 岁的小孩,中超俱乐部、成年国家队、U20、U23 亚洲杯,全都出场,都把他当救世主用。可以理解从教练到足协管理层,都迫切的希望出成绩,但如此密集的高强度的比赛,对于一个 18 岁的少年来说,确实负荷了,长此以往,无异于在拔苗助长。 这话真是说到根子上了,光着急没用,得按足球规律来。就说当年的董方卓,十七八岁就被曼联看中,回来就被拉去打各种比赛,俱乐部、国奥队连轴转,没几年就因为疲劳性骨折状态一落千丈,好好的苗子就这么蔫了。王钰栋现在的情况跟当年多像啊,一周双赛成了家常便饭,赛后连完整的恢复训练都挤不出来,技术打磨的时间更是被压缩得没多少。 其实往深了挖,这事儿也不全是教练急功近利。主要还是中国足球青训断档太严重,能拿得出手的年轻球员就那么几个,不指着王钰栋扛旗还能指望谁?基层教练缺、场地少,每年冒头的好苗子屈指可数,管理层只能把宝押在少数人身上,生怕错过一个 “救世主”。可越是这样,越容易把人逼到极限。 看看国外的年轻球员,姆巴佩 18 岁时在摩纳哥,教练还会刻意控制他的出场时间,穿插青年队比赛和专项训练,既保证比赛经验,又不耽误技术提升。咱们倒好,恨不得让王钰栋每场都打满 90 分钟,连个轮换休息的机会都少。这哪是培养人才,分明是在透支未来。 真要为中国足球好,就得沉下心搞青训,多给年轻人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有好苗子就往死里用。急着用成绩掩盖青训的短板,最后只会砸了好苗子,也误了中国足球。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无法预料,中国足球又要变脸了。近几日,中国足球又闹出了新一轮的“波澜”。在
【17评论】【2点赞】
Sod
忽然想起来了黄紫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