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发话不到24小时,墨西哥总统改了口风,说不想跟中国发生冲突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近期的关税表态及其后续调整,成为了国际经贸舞台上的一个有趣插曲。这件事看起来像是一出突然的“变脸秀”,但背后其实交织着大国博弈、经济现实与外交智慧的多重因素。 墨西哥方面确实传出过可能调整对华关税的风声,其表述是基于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廉价进口产品冲击的考虑。但很快,墨西哥官方就显示了其政策的另一面。 墨西哥驻华公使曾直接驳斥了关于墨西哥将跟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说法,并明确称之为“美国编的”。这种迅速且直接的澄清,显示了墨西哥在平衡外交关系时的谨慎态度。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此前也曾明确表示,“墨不会也不想与中国发生‘贸易战’”,并感谢中方在赈灾物资采购上给予的协助。 这清晰表明,维持与中国的稳健经贸关系是墨西哥的一个重要考量。中国是墨西哥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同时中国也是墨西哥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得双方都有强烈的意愿维持合作的稳定性。 中墨之间的经贸往来规模可观,有数据显示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100亿美元。墨西哥制造业中,超过40%的原材料是从中国进口的。 这种深度的产业链融合意味着提高关税并非简单的政策调整,它可能会反过来增加墨西哥本土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因素无疑是影响墨西哥政策评估的一个重要外部变量。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贸易伙伴,墨西哥约有80%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威胁要对所有从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给墨西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使得墨西哥在某些时候需要展现出配合美国政策的姿态,特别是在涉及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间接进入美国市场的问题上。 然而,完全顺从美国压力并非万全之策。中国倡导的是“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 中方也明确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这种立场为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和支持。 面对美国的单边关税威胁,墨西哥方面也曾表示,若美国动手,墨西哥将“以牙还牙”,这显示了其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墨西哥在中美之间的平衡确实像走钢丝。一方面,其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另一方面,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又为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发展机遇。 这使得墨西哥的政策表态会显得更加审慎和基于现实利益计算,其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往往在于维护本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墨西哥总统态度的微妙变化,反映了国际关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大国博弈中,中等强国的政策空间虽然有时受限,但通过灵活务实的外交,依然能够找到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路径。 中墨两国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为双方继续深化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共同理念基础。 参考资料:宣布加税后,墨西哥总统辩称:已向中方解释,不想和中国起冲突 2025-09-12 10:09·观察者网
中方警告后不到24小时,墨西哥总统迅速服软,却被国内接连打脸9月11日,墨西哥
【10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