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不负赋墨尘 2025-09-14 00:37:09

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人口这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尤其是死亡人数的不断攀升,让不少人开始担心,咱是不是要迎来一个死亡高峰了。   看数据就知道,2022年全国去世1041万人,2023年直接涨到1110万,而2024年稍微降了一点,是1093万。   别看比上一年少了十来万,但总体还是处在一个高位。再加上新出生人口少得可怜,人口自然增长已经连续三年负数,这趋势很难让人乐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跟历史上的婴儿潮、老龄化加速以及当下的低生育率脱不开关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生孩子是国家鼓励的,那时候一年出生人口两千多万到两千七百万。   如今算算,那批人正好进入七十岁上下的年纪,到了大规模步入老年、甚至离世的阶段。也就是说,当年人口基数大,现在就换来死亡高峰。   再加上医学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了。1949年时,中国人平均寿命才35岁,到2024年已经接近79岁。人活得久了,自然老年人比例就越来越高。   老年人多了,死亡人数集中增加,这在统计上看就是一个波峰。其实,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日本、德国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只不过他们走得更早,准备得也更充分。   另一方面,出生人口这几年持续走低。2022年出生956万,2023年掉到902万,2024年稍微回升到954万。这点小反弹,多半是因为龙年效应,很多人觉得生龙宝宝吉利。   但长期来看,这种小幅度回升改变不了整体低迷的趋势。更要命的是,有预测说2025年出生人口可能还会跌破800万。死得多,生得少,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挤压”。   这种局面带来的冲击很大,先看教育,生源不足直接导致学校关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民办学校减少了1.5万所,很多老师都得另找出路。   再看养老,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抚养比失衡,养老金能不能发得下去,已经成了个大问题。   医疗压力更不用说了,医院里老年病房人满为患,尤其是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成了导致老人离世的主要原因。到2025年,预计慢性病死亡占比能到88%以上,几乎成了压倒性的存在。   再说社会经济层面,劳动力不足已经开始显现,很多工厂招人难,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来留人,但生产效率却不一定跟得上。   房地产也受到波及,年轻人少了,买房的刚需不足,很多地方的房子卖不动。农村地区问题更严重,年轻人进城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村子逐渐空心化,养老和医疗条件更难保障。   不过,问题背后也有机会。老龄化虽然增加了压力,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庞大的“银发经济”。养老产业、医疗服务、康复设备、老年旅游、智能健康管理,这些都成了新兴的市场。   比如社区养老中心兴起,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家居逐渐普及,很多企业都把目光投向老年消费。未来几十年,银发经济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   至于为什么死亡人数会集中爆发,还得从历史上看。1963到1972年,中国的出生高峰达到顶点,每年出生两千七百万人左右。   到今天,这一批人正好进入70多岁的年纪,死亡率自然明显上升。按照预测,这种趋势至少会延续到2030年甚至更久。到2060年左右,196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都进入高龄期,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每年1900万的峰值。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死亡高峰是不是一直都会在?其实不是。等这波人口高峰过去,死亡人数会逐渐回落,但那时的问题是人口总量大幅下降。   按照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到2100年可能只有7亿多。甚至有更悲观的预测说,如果生育率一直在1.0上下,人口可能跌到5亿。   所以眼下的关键是两点:一方面,要把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好;另一方面,要尽量鼓励生育,让出生人口不至于掉得太厉害。   政府这几年也在想办法,比如三孩政策、延长产假、发放育儿补贴、加快建设养老院、推广医养结合的社区服务。但从效果来看,人口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靠一两项政策立竿见影。   年轻人不愿意生,根子还是在经济压力上。房价高,教育成本大,工作压力重,导致很多人对生育望而却步。   要让大家愿意生,就得从减轻负担入手,比如降低住房和教育成本,提供更实在的育儿支持。这不是喊口号,而是要真金白银砸进去。   与此同时,养老体系得更健全。现在很多独居老人缺少陪伴,医疗服务跟不上,生活质量差。社区养老、居家护理、安宁疗护这些都得逐步铺开。农村更要重视,别让老年人在村里看不起病、没人照顾。   咱们国家正站在一个新的节点上,怎么应对这场人口大考,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格局。面对1093万这个数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沉重,但更重要的是看清背后的逻辑,提前做好打算。

0 阅读:0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