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架无人机突闯波兰领空:北约剑拔弩张,中方"三不"原则为何成关键? 当地时间9月10日,19架无人机突袭波兰领空,这起突发事件迅速搅动欧洲安全局势,让俄乌冲突外溢风险陡然升级。 事件发生后,波兰反应强硬:一边援引北约第四条启动紧急磋商,虽未触发集体防御的第五条,但明确传递出"寻求联盟支持"的信号;一边向东部边境集结4万兵力,并联合北约多国开展"钢铁捍卫者-25"演习,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即将举行的"西方-2025"演习形成直接对峙。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及北欧国家公开声援波兰,法国、英国等国也表态将提供战机、防空系统等支持,北约与俄阵营的军事对峙氛围持续升温。 不过,残骸分析结果却让事件多了层复杂色彩——这些无人机实为俄军诱饵无人机,用途是测试防空系统。即便如此,45个国家(含北约成员国)仍迅速签署联合声明,谴责俄罗斯"蓄意升级冲突",外交立场的对立清晰可见。 在此背景下,中方的态度尤为关键。9月12日,耿爽在安理会发言时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误解误判,并重申"三不原则":不外溢、不升级、不拱火。这一立场既契合联合国宪章宗旨,也直指当前局势核心——若各方持续加码对抗,欧洲恐陷入更大安全危机。 眼下,19架无人机引发的风波尚未平息:北约的军事部署是否会突破红线?俄罗斯是否会作出反制?中方"三不"原则能否为局势降温?这些疑问,正牵动着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走向。
难怪北约气炸了,俄罗斯“意外”飞入波兰空域的无人机,每架塞满了胶合板和泡沫,成本
【6评论】【20点赞】